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05-13 09:10)
又一條西電東送“高速路”竣工投產!5月8日,我國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大型綜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國家電網隴東—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傳來好消息,每年可向山東輸送風電、光伏發電、火電及儲能電量360億千瓦時,相當於超100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其中一半是綠電。 特高壓直流好比一條點對點…[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5-13 09:01)
西部意味著什麼?“到西部去”能收獲什麼?本期大家談,我們選刊3篇來稿,與大家一起分享3位作者投身西部建設的所思所得。——編 者…[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05-09 09:10)
當歸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材,甘肅省定西市岷縣是當歸的主產區,素有“中國當歸之鄉”之稱。當歸“嬌氣”,對海拔、土壤、溫度、光照等要求極高,即便在“中國當歸之鄉”,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種植。 這株小藥苗能有多“嬌氣”? 種了40多年中藥材的藥農侯寶慶說,當歸種苗的生長環境要求海拔2500米至2800米,陰涼、…[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5-09 08:54)
今年一季度,甘肅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18.7億元,同比增長6.2%,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向上向好的積極態勢。從產業協同到全鏈共生,從科技創新到產業創新,一季度蘭州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6.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2%,多項核心指標增速為全省第一。 化工園區內機械轟鳴、廠房寬敞明亮、政務…[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5-09 08:52)
又一條西電東送“高速路”竣工投產!5月8日,我國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大型綜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國家電網隴東—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傳來好消息,每年可向山東輸送風電、光伏發電、火電及儲能電量360億千瓦時,相當於超100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其中一半是綠電。 特高壓直流好比一條點對點…[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5-07 08:54)
本報蘭州5月6日電 (記者銀燕)5月5日24時,全國首條大規模輸送清潔能源的特高壓直流工程——±800千伏祁韶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累計送電量突破2000億千瓦時,達到2000.025億千瓦時,約能滿足6000萬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其中,甘肅省輸送清潔能源720億千瓦時,佔甘肅省外送比例達到40%…[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5-06 10:22)
鄉村會客廳,現磨咖啡熱銷,賣一杯村集體分紅3元﹔中藥材加工廠,切片封裝忙,村民干一天能掙150元﹔游樂場,游客笑語歡聲,一年營業額超40萬元…… 前不久,筆者走進甘肅渭源縣元古堆村,從拔節生長的“新事物”中,看見鄉村發展新氣象。2024年,村人均純收入達18860元,比2021年增長近52%﹔村集體…[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5-05 07:56)
逸寧光伏電站儲能區電池倉。 田玉鑫(左)和同事檢查光伏板。 以上圖片均為本報記者宋朝軍攝 甘肅玉門,祁連山下,戈壁灘上,深藍色的光伏面板鋪展綿延。兩人多高的面板旁,一個紅色身影穿梭其間、不時停駐。他是田玉鑫,中國石油玉門油田新能源電站運維工程師,正手拿熱成像儀,給幾塊重點面板做“體檢”。 動作熟練…[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05-03 08:05)
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張獨特“名片”,敦煌藝術吸引著不少國際友人。其中,美國漢學家史瀚文和俄羅斯教師奧莉婭就是典型代表。多年來,他們扎根甘肅,學習、研究和傳播敦煌藝術,讓世界領略千年敦煌的魅力,書寫了新時代中外友好交流的佳話。 敦煌研究院美籍特聘研究員史瀚文: 學術為翼 穿越千年敦煌 本報記者 銀 …[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4-28 08:51)
甘肅種果大戶武正全用好數字化田間管理,種出優質花牛蘋果﹔雲南麗江技術員楊佳精心培育高品質花卉,讓麗江花卉產業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江俊將機器人與化學研究相融合,為科研提供新路徑……從廣袤田疇到繁華城市,從工廠車間到施工現場,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們不畏艱難、勇於創新,以實際行動踐行勞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