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經濟帶特刊——蘭州篇
習近平主席出訪中亞時,提出用創新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將其作為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加快向西開放開發成為我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戰略契機。2013年11月3日,“絲綢之路經濟帶·蘭州新區向西開放戰略平台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熱議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為第五個國家級新區蘭州新區打造向西開放戰略平台建言獻策。
絲綢之路經濟帶特刊——蘭州篇
蘭州新區地處絲綢之路關鍵節點,在區域經濟格局中地位顯要,與周邊地區往來便利,輻射地域廣闊。加快蘭州新區建設,將之打造成為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的國家級增長極,不僅對於甘肅的發展,而且對於西北、西南乃至整個中國的發展,對於擴大中國對周邊地區的影響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絲綢之路經濟帶特刊——蘭州篇
蘭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道和“茶馬互市”,為促進中國與中西亞經濟文化交流發揮過重要作用。今天的蘭州,區位優勢明顯,資源稟賦豐裕,交通樞紐地位突出,產業基礎雄厚,文化旅游特色鮮明,經貿合作繁榮發展,必將在國家向西開放和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發揮重要的支撐、輻射和帶動作用。
絲綢之路經濟帶特刊——蘭州篇
我們初步的想法是,充分發揮蘭州新區向西開放重要戰略平台的功能,突出打造交流平台、體現新區定位、深化產業合作三個重點,圍繞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五個方面,有選擇地確定實施一批關鍵項目和重點工作,形成向東承接產業轉移、向西擴大外向交流的全新格局,力求把蘭州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節點城市。
絲綢之路經濟帶特刊——蘭州篇
蘭州新區的發展和絲綢之路的振興,必須用市場經濟的思路和機制去解決問題,必須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結合起來。政府可以尋求上級政府的政策支持,可以搞好基礎建設,在此基礎上創造商業氛圍,發展民營經濟,其它的完全可以由市場去做。
絲綢之路經濟帶特刊——蘭州篇
向西開放應該是一個綜合的戰略舉措,其內容應該主要包括三個層次。一是國內市場建設,即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完善的內部市場、增強基礎設施能力,發展優勢產業、提升人力資源質量。第二個層次是擴大向西開放,主要內容應該包括互聯互通(跨境鐵路、航空、資金流、服務、信息流等)、邊境開放措施(包括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第三個層次主要是市場准入制度和國民待遇問題。自西部大開放以來,所採取的舉措基本上是“發展式的”,缺少的是制度的構建,在未來的向西開放中,這些“發展式”的舉措必然會遭遇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