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典現場
天水自古以來就有祭祀伏羲的傳統,早在春秋時期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就在渭水流域用三牢之禮祭祀伏羲。自秦漢至明清,伏羲作為三皇之首,祭祀不斷,相沿成習。明代的時候,天水伏羲祭祀形成定制,分為一年春秋兩祭,程序嚴謹,祭文由禮部制定,制禮作樂,場面十分壯觀。
敬獻花籃,瞻仰聖像
2014年公祭伏羲大典邀請到國家有關領導人,港澳台政要、知名人士,國家有關部委領導,相關甘肅省、市、自治區領導,甘肅省四大組織及省軍區領導,世界著名華人社團僑領、港澳台代表,國內文化名人及知名專家學者代表共約2萬多人參加公祭大典活動。相比往年祭祀規格更高、參祭范圍更廣、影響更大。
發布會現場
21日,2014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聞發布會在天水召開。發布會上,甘肅省天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彭鴻嘉就天水市情及伏羲文化和歷史上祭祀伏羲的有關情況作了介紹。
樂舞告祭
隨著樂曲聲的轉換,舞蹈隊伍在聚合穿插中以肢體造型和舞蹈語匯,依次形象化地渲染營造出伏羲“畫八卦、結網罟、刻書契、制琴瑟、授耕作、始嫁娶”等開天功業,突出展現並謳歌人祖伏羲一畫開天,肇啟文明的偉大功績。
錦繡天水
麥積區盛裝迎節會
2014(甲午)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二十五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即將舉行之際,麥積區在狠抓城市重點項目建設的同時,按照“扮靚城市、美化環境”的目標要求,不斷提升城市品位、彰顯城市活力,綠化、亮化和美化使今日的麥積更加絢麗多姿,五彩繽紛,魅力四射,節會熱烈、喜慶、祥和的氛圍濃厚,市容市貌煥然一新,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錦繡天水
天水:木雕作品立體展示伏羲卦象
天水市非遺項目“天水木雕”代表性傳承人梁寶寶和徒弟朱建祥經過7年醞釀和演算,耗時110天完成的“天地開寶照,日月風水明”木雕作品近日宣布完工。作品運用“整板分解多層剔雕”工藝,立體地展示了伏羲卦象的哲學理念。整個作品用剔雕工藝通過多層次分解,總體分解為175塊(合為一塊整板),以古代書籍為藍本,形成開合有序的立體展示平台,“天人合一”的寓意蘊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