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藝輕騎兵”走進甘肅臨夏

2020年01月14日19:24  來源:沈陽日報
 
原標題:“紅色文藝輕騎兵”走進甘肅臨夏

  數九寒天的西北高原,來自東北黑土地的藝術家們,帶來的一曲曲悠揚旋律,溫暖了當地群眾的心。1月13日晚,沈陽音樂學院“紅色文藝輕騎兵”走進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參加由臨夏市委市政府主辦的“河州春·渾河情·天元風—經典民樂進校園音樂會”,把民樂的盛宴和新春的祝福送到當地百姓家門口。此次演出也是沈陽音樂學院、東北大學、沈陽日報社又一次教育扶貧、文化扶貧的生動實踐。當晚,“沈陽日報社會實踐基地”“沈陽音樂學院生源基地、就業實習基地、藝術實踐基地”授牌儀式也同時舉行,這意味著,沈陽對臨夏音樂教育的幫扶形成常態、並建立起長效機制。

  一曲《花兒》帶來沈陽的祝福

  雖然演出20時才開始,但是19時起觀眾已陸續就座,他們充滿期待,“想看看沈陽高水平樂團的演奏!”

  沈陽音樂學院派出的這支“紅色文藝輕騎兵”由沈陽音樂學院·北方民族樂團中的近30余位成員組成,該樂團組建20年,已經成為東北三省規模最大、建制最全、水平一流、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專業民族樂團。

  古箏二重奏《四段錦》、二胡獨奏《葡萄熟了》、嗩吶獨奏《百鳥朝鳳》、民樂合奏《喜洋洋》《花好月圓》、打擊二重奏《牛斗虎》、板胡重奏《抬花轎》等精彩節目輪番上演,讓觀眾大呼過癮。而《胡琴金曲聯奏》特別嵌入了甘肅民歌《花兒》,《花兒》就源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當《花兒》以民樂的形式奏響,台下響起熱烈的掌聲,還有不少觀眾跟著合唱,場面震撼。

  “紅色文藝輕騎兵”首度赴外省演出

  此次演出也是沈陽音樂學院恢復“紅色文藝輕騎兵”后,到外省的首場演出。沈陽音樂學院的前身可以追溯至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沈陽音樂學院傳承延安魯藝精神,帶領這支年輕的“紅色文藝輕騎兵”來到臨夏。在學校已經放假的情況下,有的同學甚至退改了返回家鄉的車票,以實際行動助力臨夏教育扶貧。“沈陽音樂學院的演員們,穿越大半個中國,隻為給我們送來文化大餐,這份情誼令人感動。”臨夏市民王先生說。

  此次演出以民樂為切口,沈陽音樂學院副院長吳厚興說,民樂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我們光輝燦爛文化的縮影,“甘肅是脫貧攻堅任務最艱巨的省份之一,現在距離2020年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時間已很緊,正是最吃勁的時候。希望通過這次民樂演出,幫助臨夏當地群眾樹立文化自信,並對青少年進行美育教育。這次來到臨夏演出,我們也覺得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花兒與少年”和沈音師生再續緣

  演出尾聲,由男高音歌唱家,沈陽音樂學院教授、藝術實踐教學中心主任王志昕領唱的《我的祖國》歌聲響起,臨夏州花兒與少年童聲合唱團也亮相舞台。

  從2018年開始,由沈陽日報社牽頭,聯合沈陽音樂學院、東北大學發起音樂教育扶貧行動,邀請永靖縣“黃河三峽童聲合唱團”和臨夏州“花兒與少年童聲合唱團”共91名10歲左右包括漢族、回族、藏族、東鄉族、土族等少數民族在內的孩子,分兩批赴沈陽進行專業童聲合唱培訓。得益於這種模式,兩支合唱團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進步和成績。

  此次,再度與教過他們的老師同台,“花兒與少年們”非常高興。據了解,此次演出也是花兒與少年在離開沈陽后,經歷的第一次大型演出。合唱團帶隊老師馬孝呈介紹,“孩子們一直在努力練習,希望通過這次演出向沈陽的老師們匯報自己的進步。很多孩子說,還想去沈陽參加音樂培訓,和當地的小伙伴們一起唱歌。”

  沈陽“四個基地”在臨夏挂牌成立

  當晚,“沈陽音樂學院藝術實踐基地、生源基地和就業實習基地”正式在臨夏挂牌成立。今后,沈陽音樂學院將逐步建立對臨夏教育扶貧的長效機制,定期或不定期對臨夏青少年學生進行藝術培訓和專業指導,並長期選派學生來臨夏實習,開展形式多樣的藝術實踐活動,助力臨夏教育扶貧,促進臨夏教育高質量發展。而沈陽日報社也把臨夏確定為社會實踐基地,今后將有更多記者走進臨夏,使沈陽成為面向東三省和東北亞宣傳推介臨夏的重要窗口。

  臨夏州委常委、副州長李茂表示,“脫貧攻堅,教育扶貧是重要形式,通過音樂、文化的力量,去改變孩子的思想,讓孩子們形成對美的追求,這將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一種重要方式。”李茂還表示,“四個基地”的建立充分體現了沈陽音樂學院、沈陽日報社高度的政治站位,這是深入貫徹落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具體行動,也必將為臨夏全州人民決戰決勝2020年,奪取脫貧攻堅的最終勝利帶來巨大的精神動力。

(責編:焦隆、周婉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