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實際效果如何評價

PPP績效管理 讓錢花得更值(經濟聚焦)

曲哲涵

2020年04月02日07:5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PPP績效管理 讓錢花得更值(經濟聚焦)

  核心閱讀

  PPP是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對拉動社會投資、降低公共設施建設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3月31日,財政部明確PPP項目績效管理內容和評價標准。這有助於讓PPP項目更好地實現物有所值、按效付費,有利於PPP項目用好資金,提高經濟社會效益。

  3月31日,財政部發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績效管理操作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明確PPP項目績效管理內容和評價標准,旨在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和效率,保障項目合作各方合法權益,讓PPP項目更好地實現物有所值、按效付費。

  PPP是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它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PPP項目覆蓋范圍越來越廣,不僅拉動了社會投資,也降低了公共設施建設成本,助力民生改善。

  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全社會復工復產腳步加快,很多基礎設施項目也在開工建設,其中不少是PPP項目。這時出台《指引》,有利於PPP項目用好資金,提高經濟社會效益。

  把PPP運行效果“晒出來”,提出量化約束標准

  《指引》明確,PPP項目績效管理包括預期產出、預期效果及項目管理等內容。績效目標包括總體績效目標和年度績效目標兩部分。總體績效目標,是PPP項目在全生命周期內預期達到的產出和效果﹔年度績效目標,是根據總體具體年度預期達到的產出和效果。《指引》要求績效目標的設定應經過調查研究和科學論証,符合客觀實際,符合物有所值的理念,體現成本效益的要求,既具有前瞻性,又有可實現性。

  《指引》對項目在建設期和運營期績效評價分別提出了共性指標框架。比如,在建設期對社會資本的績效評價分為產出、效果、管理三項﹔在“效果”子項下,進一步考察社會影響、生態影響、可持續性和滿意度﹔而對“滿意度”的評價,來自政府部門、項目實施機構和社會公眾各方面。這個評價“打分”很管用——是按效付費、落實整改、監督問責的重要依據。

  通俗地說,設計這一套績效管理指標,就是來考察PPP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管得“嚴不嚴”,建成后用著“順不順”,結賬時掂量“值不值”。

  今年2月,全國PPP綜合信息平台進行了升級換代。新平台利用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最新技術成果,提高了PPP項目信息的校驗度和准確性,把PPP運行質量“晒出來”。這次出台的《指引》,更進一步對項目運行各個環節提出標准化考察要求,提出可量化約束標准,對PPP運行質量進行量化評估。

  精細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通過這次疫情,大家更加認識到農業生產的重要性。保障糧食生產,PPP也能派上用場——3月17日,大禹節水與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簽署協議,雙方將採取PPP模式,共同推進5.22萬畝農業灌溉項目和相關水利基礎設施項目,預計項目投資額約2億元。社會資本將在完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財政部PPP中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全國19個公共服務領域的入庫項目已達9459個,投資額14.4萬億元,累計開工3764個,一大批民生建設工程正“在路上”。

  PPP項目資金規模大、項目周期長、投資主體多元化,政府和民間資本既要合作,也要互相監督。從項目設計、融資、施工、驗收到后期維護收費等,財政花錢要“物有所值”,民間資本也得“心裡有底”。北京市中倫(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周蘭萍認為,作為PPP項目的核心內容,一直以來績效考核都是實操中的難點。《指引》建立了完整的PPP績效考核體系,有利於PPP項目的整體規范,也可避免實踐中因缺少實施細則而導致的爭議。

  在以PPP模式設立污水處理廠后,南京市城東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費由原先的1.58元/立方米下降到1.02元/立方米。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代玉認為,對PPP項目進行全生命周期的績效管理,符合當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要求。“這可以進一步強化‘花錢必問效’導向,將有限的財力用在刀刃上,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百姓提供質優價惠的公共產品和服務。”

  “加強PPP信息公開和績效管理,在提高政府信用、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經濟效率、加強社會監督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主任焦小平說。

  完善制度,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快馬加鞭

  當前,多個省市已經公布了基建投資計劃。與此同時,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也迎來新的“風口”,成為拉動投資的新引擎。

  無論是傳統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新基建”,作為應對經濟下行的重要措施,短期看可以穩投資,發揮“乘數效應”﹔長期看是我國產業轉型升級,釋放經濟潛力的重要措施。在充分發揮PPP模式對於基礎設施建設拉動作用方面,國內已經達成共識,不僅中央層面加緊機制建設,地方也在快馬加鞭。

  3月19日,廣西推出十條新舉措,從強化組織領導、加強政策支持、財政扶持等方面大力推廣PPP模式。比如,明確政府參與的新建污水、垃圾處理項目要全面實施PPP模式﹔政府債務負擔比較重的地區應將PPP作為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一項重要方式,利用PPP模式有序盤活存量資產,促進地方發展。

  四川省日前也下發文件,推動行業部門在基礎設施、公用事業、農林水和社會事業領域全面加大放開准入力度,鼓勵市縣採購社會資本時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民營資本參與PPP項目﹔重點鼓勵金融機構精准對接民營資本參與PPP項目的融資需求。

  “在PPP全生命周期管理政策體系中,《指引》為PPP模式更好發揮拉動作用補齊了制度短板。”PPP資產交易和管理平台副主任、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總裁丁化美認為,這為項目后續實現PPP資產交易、交易后項目運營效益,以及PPP資產通過証券化等進入標准化資產交易市場提供了連續性、統一性和更加具象且多維的評價指標。

  “《指引》在落實新基建計劃、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等方面,將進一步激發或擴大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積極性,有利於踐行積極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目標取向。”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政府績效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王澤彩認為,《指引》強化了提高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落地率的可行性,將有效釋放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基礎設施、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等供給的潛在效能,對沖或降低PPP項目各參與主體的風險。

(責編:周婉婷、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