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文學:

忠實記錄脫貧攻堅偉業

丁曉原

2020年05月06日08: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忠實記錄脫貧攻堅偉業

新時代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為報告文學寫作提供了大量生動豐富的題材資源。近年來涌現的一系列作品,全景記錄了新時代脫貧攻堅行動的歷史進程,大寫了在攻堅克難中形成的中國力量、中國創造和中國精神,生動塑造了“中國脊梁”式的扶貧楷模、脫貧強者,也以全新的文學經驗和有效的文學書寫,豐富了報告文學的內存。

一項主題性創作工程

新時代報告文學對於扶貧脫貧現實生活的介入,首先得力於文學組織工作上的有力推動。近年來,中國作協及時啟動“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在各類創作扶持項目上,中國作協和地方作協也向脫貧攻堅主題創作進行傾斜。這些舉措有力促進了報告文學主題寫作高潮的形成,其中的成果就包括一些知名報告文學作家的新作力作。

何建明的《山神》塑造了“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得主黃大發的本真形象。36年來,他帶領村民修筑“天渠”引水,改變山村面貌,堪稱“當代愚公”。《時代大決戰——貴州畢節精准扶貧紀實》則是一部特寫恆大集團畢節扶貧模式的深度報告。王宏甲既有中篇作品《塘約道路》,微觀取景貴州山村塘約之變,又有長篇《庄嚴的承諾——甘肅脫貧攻堅紀實》(合作),全景呈現甘肅脫貧攻堅成就和感人故事。貴州作家歐陽黔森的作品《花繁葉茂,傾聽花開的聲音》《報得三春暉》《看萬山紅遍》,為脫貧攻堅重點地區作家的主題創作作了示范。青年作家紀紅建的兒童文學作品《家住武陵源》是以別樣的兒童視角反映重大題材的成功嘗試。他的短篇《曙光》,描畫曾經貧困的鄉村與山寨迎接脫貧“曙光”的欣喜圖景。

老中青三代作家以不盡相同的腳力、眼力、腦力和筆力,為讀者描寫出移步換景的山鄉巨變圖,由此匯成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報告文學寫作熱潮。

一種全新的文學經驗

脫貧攻堅的主陣地在鄉村和山村。不少作家跋山涉水,來到脫貧攻堅的前沿,實實在在感受舊貌換新顏的震撼,尋覓其中富有意味的人物和事件,將一個個村庄告別貧困的故事娓娓道來。這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彭學明的《人間正是艷陽天——湖南湘西十八洞的故事》。作者講述十八洞村的故事,不僅是游子抒發對故鄉的思戀之情,更因為十八洞村與“精准扶貧”有著緊密的關系。作品上篇“看春風,春風徐徐入心田”,回敘習近平總書記到訪山村帶給村民的精神之變﹔下篇“描秋色,秋色如許好燦爛”,敘寫十八洞村踐行精准扶貧思想的生動實踐。

深度貧困縣的脫貧攻堅是報告文學作家重點關注的對象之一。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同時又曾是國家級貧困縣,2017年,井岡山市第一個從全國近600個國家級貧困縣中摘帽,成為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作為井岡山脫貧攻堅戰的組織者、實踐者,劉洪的《井岡答卷》既宏闊又質朴,既有鮮活典型的真實案例,又有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深入思考。作家凌翼的《井岡山的答卷》,結構開闔圓滿,敘事豐富生動,以“人民是閱卷人”為“跋”,全景式立體展現了井岡山率先告別千年貧困的偉大實踐。

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在對象上由村及縣、由縣及地區再到省域的拓展,為讀者認知脫貧攻堅事業的不同層面提供了更多可能。葉多多的《一個都不能掉隊——雲南脫貧攻堅之路》,通過尋訪怒族、拉祜族、景頗族等少數民族,特別是其中的直過民族,反映出“雲南式脫貧”的特殊之處。王宏甲、王琰的作品以治水、治沙、修梯田、興產業和扶貧搬遷、文化再造等為切入點,較為全面地報告了具有甘肅特點的脫貧攻堅實踐。紀紅建的《鄉村國是》是同類題材中空間涉及最廣、內容最豐富的作品之一。作者採訪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雲南等地的39個縣市,走進了202個村庄,更開闊、更全面地反映出新時代中國脫貧攻堅的新進展、新成就。

一組豐富的人物形象

文學是人學。我們看到,不少報告文學作家沒有把脫貧攻堅簡單作為一項工程或項目來書寫,而是始終關注這一宏大而艱巨的工程中人的存在,將人物設置為作品敘事的中心,真實地塑造和表現出個性鮮明又襟懷人民的人物,這是對當代文學史人物畫廊的豐富和拓展。

脫貧攻堅報告文學對人物的表現,大致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作品直接以表現人物為主題,如何建明的《山神》、艾平的《脫貧路上追夢人》等作品﹔另一種是在脫貧攻堅敘事中,選取不同類型的典型人物加以描寫。阮梅的《文秀,你是青春最美的吟唱》中的黃文秀,是一位研究生畢業后工作不久的年輕人。她將駐村第一書記的角色,作為自己“青春的打開方式”,沉浸在累並快樂著的工作中,不幸犧牲在脫貧攻堅一線。李萬軍的《因為信仰——“扶貧楷模”王新法》中的主人公不遠千裡在異鄉扶貧,“吃的是自己的飯,花的是自己的錢,干的是老百姓的活”。這些人物普通而又卓然,以扶貧幫困為己任,用奉獻換來群眾生活的改善,是我們時代天幕上崇高閃亮的星星。

優秀的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克服了寫人時容易出現的同質化、平面化問題。作者在看起來近似的人物和事件中,努力挖掘獨特性和豐富性,還原出一個個真實可感的人物。戴時昌的《姜仕坤》敘寫“倒在脫貧攻堅路上的縣委書記”,作品全無大詞、虛詞,從人物實際生活中抓取細節,尋找記錄足以真實反映人物精神特質的場景和情節。“石漠化山頭綠起來了,山上的羊子越來越多了,你這位‘羊司令’的頭發卻一天天的少了。”群眾的口碑雕刻起一座時代的豐碑。

報告文學表現人物最有效的辦法,是通過對人物全面深入的了解挖掘,發現其中富有表現力的生動細節和細節鏈,以此凸顯人物作為“這一個”的形象特質和精神品格。《通江水暖》(劉裕國、鄭赤鷹著)中的劉群才,原是山村最先富裕起來的“劉百萬”。組織三次登門,才勉強答應在村裡任職。“他思索半晌,說,好嘛,大家都要我干,我就干嘛!”村裡的變電站建好了,劉群才卻病倒了。女兒給他10萬元錢化療,他卻把它作為村裡干果產業園建設“三通”的“啟動資金,連老伴壓箱底的錢都取了出來”。這樣的文字真切、簡練、素朴,人物的閃光形象卻無形中矗立了起來。

參與扶貧脫貧主題寫作的報告文學作家,以不同的視角選擇眼底和心中各美其美的風景,以多彩的筆墨為讀者呈現出一幅幅鄉村變遷圖景。用今天的眼光看,這些作品是一個時代光與影的實錄存真,而它們留給未來的則是關於中國脫貧史的彌足珍貴的文學檔案。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5月06日 第 07 版)

(責編:周婉婷、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