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喜事新辦、用好村規民約……各地完善社會治理——

細“繡花”,群眾滿意度增加(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

潘俊強 原韜雄 王雲娜

2020年07月01日08: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細“繡花”,群眾滿意度增加(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③)

核心閱讀

為加強和完善社會治理,各地進行了許多探索:有的出台婚俗改革指導意見,對彩禮、婚車、喜宴等提出倡議,減輕群眾人情負擔﹔有的在改造老舊小區時,廣泛征集意見,妥善解決居民的不同需求﹔有的將垃圾分類減量寫進村規民約,讓村裡環境變美了,游客變多了,群眾腰包變鼓了……通過精細治理,讓環境更美麗、生活更舒心。

婚禮習俗咋改革?

彩禮隨禮都變少

不比排場負擔小

彩禮包了1001元,不收村民隨禮﹔喜宴訂了8桌,不設流水席﹔租用6輛普通轎車,沒有租豪華車﹔沒有燃放禮花……前不久,在山東省沂水縣馬站鎮鞠家旺村,鞠增玉、劉敬偉夫婦結婚,嚴格按照沂水縣婚俗改革的要求舉行婚禮。“喜事新辦,我們和村裡的鄉親們都卸下了人情包袱。”鞠增玉說,婚禮熱鬧,花費卻少,沒有硬撐門面、講排場,沒有因結婚負債,婚后生活輕鬆無負擔。

“沂水婚俗改革,倡導喜事新辦,減輕經濟負擔,避免了人情債越積越多。”鞠家旺村村支書於長江深有感觸地說。如今,在馬站鎮,不光是鞠家旺村,其他鄉村的群眾也正逐漸接受這樣的喜事新辦。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群眾物質生活有了極大改善,但一些地方婚嫁成本越來越高,給群眾帶來不小的負擔。“在農村,以前村民結婚,常常比誰家婚禮排場大,誰家花錢多。”於長江說,“拿隨禮舉例,你給我200元,到時候我要還300元,甚至有的動不動給千元以上,別人給這麼多,自己還少了讓人瞧不起。”

於長江也和鎮上的干部一起調研過。他們發現,多數群眾對互相攀比的婚俗都頗有怨言,但誰也不願意首先站出來反對,尤其是貧困戶和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對此更是苦不堪言。

“婚俗改革倡議喜事新辦,帶來文明新風。”於長江說,倡議書、明白紙一發到村,村民們舉雙手贊成。

提倡不要彩禮或少要彩禮,彩禮一般不超過1萬元,不過咱村提倡1001元,寓意千裡挑一﹔在婚車使用上提倡不超過6輛,不租豪華車﹔在喜宴安排上提倡隻讓雙方親戚參加,每桌500元左右﹔在隨禮上提倡不超過200元,困難戶、老年戶隨禮不超過50元……於長江早已熟記婚事新辦的要求,村裡有人家要結婚,他都要提前去宣傳,去做思想工作。

鞠增玉結婚那天,於長江早早就去幫喜。作為該村紅事理事會會長,在做好喜事新辦服務的同時,他還要引導、監督,及時勸導制止一些有違婚事新辦要求的不文明行為。

老舊小區咋改造?

居民意見勤收集

出現問題大家議

6月26日,天氣陰。李霞看了看窗外,又翻了翻天氣預報,打通了紫薇花園小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負責人何仁杰的電話,“這兩天可能會有暴雨,讓咱工程隊注意,不要出現安全隱患!”

今年3月,紫薇花園小區開始進行老舊小區改造。“居民們都拍手叫好,可是要在這老小區動工,肯定有不少煩心事兒,咱得想在群眾前頭。”紫薇社區居委會主任李霞說。

早在動工前,社區和物業就通過電話問詢、上門入戶、張貼通知、建立微信群等方式收集居民對於改造工作的意見。李霞說,“840戶居民,有600多戶都給了反饋,這是我們推進工作的基礎。”

“你們拆防護欄噪音這麼大,我家老爺子病重,哪受得了這個?”8號樓的高阿姨情緒激動,邊說邊哭。施工方趕緊聯系到李霞,“你們先別開工,等我消息!”跟工人交代完,李霞立即進入高阿姨家了解情況。

原來高阿姨的父親突發心梗臥床不起,母親也80多歲,無法忍受施工帶來的噪音。“高姨您別擔心,我們一定處理好,讓您滿意!”隨后,李霞立即聯系街道和項目相關負責人,採取先安排丈量新裝防護網的尺寸,再拆除舊防護網,拆除安裝同時施工作業,盡可能減少對住戶的影響。

“施工前,我請工人提前告訴您,您把老人安頓好,他們再開工!”聽了李霞這話,高阿姨便放心了。事情順利解決,高阿姨連連稱贊,“社區這樣為我們著想,用實際行動暖了我們的心!”

“我們這棟樓的顏色咋跟別的樓不一樣?”發現外立面粉刷的顏色不對,11號樓居民們議論紛紛。社區立即聯系施工方,原來是工人把顏色調深了。向居民們道歉后,社區建了微信群,由居民們討論決定是更換顏色,還是按照原方案重新粉刷。居民老劉說,“這辦法挺好,出了問題大家商量,沒有啥是說不開的,最后大家還是決定用原方案!”

自從小區改造工作啟動,李霞就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早晨,“巡街”是李霞上班的第一件事。老舊小區晨練的老人多,碰見他們就能收獲不少意見建議。

李霞說,“黨建引領,多方聯動,我們召集居委會、物業、業委會、各樓棟長和施工單位,把大家反饋的問題一一進行解答、解決。咱居民的煩心事兒,隻要合力想、合力辦,准能讓群眾滿意!”

人居環境咋改善?

垃圾分類又減量

環境變美人氣旺

6月是種果大戶吳伏平最忙碌的時候。在湖南省瀏陽市大圍山鎮楚東村,太陽還沒出來,吳伏平已鑽進果園,給60畝黃金梨樹噴藥除虫。機械夠不著的角角落落,他就背上噴霧器,用蓮蓬頭一點點洒藥。收工前,他把果園裡的除虫劑空瓶收攏來,帶回家。

“不亂扔農資包裝廢棄物,而是存放起來,積累到一定數量,再把它們送到農資店回收。”吳伏平指著雜屋一角,不大的紙箱子裡,10多個大小不一的廢棄農藥瓶碼放整齊,裝肥料的纖維袋也用繩子扎成捆,堆在一旁,“政府提出回收農資包裝廢棄物,我們覺得是好事。現在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鄉間小道,都看不見農藥瓶和肥料包裝袋了。”

楚東村位於大圍山北麓,瀏陽河的源頭大溪河從村裡穿過,朝著湘江奔流,一路山清水秀。“在我們村,生態環保的意識深入人心,垃圾分類減量越來越受推崇,農資包裝廢棄物回收就是一個縮影。”楚東村黨總支書記曾凡平說。

得益於獨特的土壤和氣候條件,大圍山鎮的梨、桃、李等水果走俏市場。楚東村擁有萬畝水果基地,用曾凡平的話說,“凡是能種的地方都種上了果樹”。隨著種植規模擴大,農資的使用量也在增加,包裝廢棄物的處理變得尤為急迫。

“過去,大部分果農沒當一回事,廢棄包裝隨手扔。走在路上,農藥瓶子、地膜隨處可見,十分刺眼。”在村裡當了10多年保潔員的周洪友說。

變化發生在幾年前。垃圾分類減量的新風刮到瀏陽,剛開始,有些鄉親不理解、嫌麻煩,楚東村就把垃圾分類減量寫進村規民約,派出黨員干部和保潔員動員宣傳、上戶指導。每家每戶的垃圾分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等。瀏陽還提出要求,農藥包裝廢棄物由農資店或保潔員統一回收。違者將按照村規民約的規定進行處罰。漸漸地,村民們從“站著看”到“跟著干”,再到“自覺干”。

垃圾分類減量成效顯著,相較過去,周洪友收集的垃圾減少了一半以上。如今漫步在楚東村,山巒青翠,河流清澈。2018年至2019年,楚東村先后獲評湖南省衛生村、長沙市垃圾分類示范村。村裡環境變美了,前來旅游觀光、賞花採果、吃飯住宿的游客也逐年增長,去年達到10萬人次以上。村民們的腰包鼓了起來,村裡去年人均收入達到12800元,較2018年增長了10%,全村59戶貧困戶今年全部脫貧。

(責編:陳誠、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