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基層治理 實現三大轉變

城關區打造相融共生城市黨建共同體

楊晟途

2020年07月07日14:56  來源:蘭州日報
 
原標題:推動基層治理 實現三大轉變

  【本報訊】 7月5日,記者從城關區委組織部獲悉,近年來,該區持續優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模式,全面樹立“全域化大黨建”工作理念,始終堅持共駐共建與共融共治並舉,以打造相融共生的城市黨建共同體,推動全區基層治理體系、治理方式、治理能力實現三個轉變。

  全域共建由“地理相近”升華到“情感相親”。據介紹,按照“全域化大黨建”思路以及“辦公場所最小化、活動空間最大化、服務設施最優化”理念,先后在皋蘭路和團結新村、靖遠路、酒泉路等街道建成集黨建、政務、生活、文化等多元功能的10個黨群服務中心,開辟了基層黨建、為民辦事等九大為民服務陣地,同時與2400余家駐區單位簽訂“契約化”共建協議,明確並建立了《共建資源清單》《共治項目清單》和《共享需求清單》3個清單,引導各黨組織根據自身情況主動認領,一個項目一套方案,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有效解決了基層治理中街道社區黨組織單打獨斗、轄區黨組織及黨員作用發揮不明顯的問題。

  網格管理從“簡單相加”轉變為“深度融合”。城關區順應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要求,積極探索推進“街長制”黨建模式與基層“網格化”管理模式深度融合,在全區構建了25個街道一級“大網格”、418個社區二級“中網格”、478個黨支部(黨小組)三級“小網格”、930個黨建服務點四級“微網格”的四級黨建網格工作架構,統籌轄區各類資源進行優化分配,讓公共服務、社會服務、市場服務、志願服務下沉到網格,實現組織建設在網格、問題解決在網格、群眾滿意在網格。比如“街長制”的實行,將城市管理工作觸角延伸到了小街巷,實現了城市管理的聯動化、小街巷管理的長效化、社區居民服務的精細化。

  基層自治在“物理結合”中催生“化學反應”。通過打造“紅色物業”,完善三方聯動服務機制,將物業公司參與基層治理情況作為信用評級、行業評比、項目招投標和評先評優的重要內容,打造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前沿“紅色陣地”。推行“紅心公益”,以“黨建+公益”為抓手,廣泛開展“項目化公益服務”,把群眾生活需求轉化為“微心願”,目前有7000多名在職黨員認領服務項目,實現群眾微心願2萬余個,使基層治理更有“溫度”。開展“紅色代辦”,在三級網格推行“紅色代辦”模式,開展“菜單式精准服務”,打造面向弱勢群體的人性化服務和面向居民群眾的便利化服務品牌,真正把服務做到了群眾的心坎上。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楊晟途

(責編:焦隆、周婉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