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個人遇見最好的自己@教師節

2020年09月10日09:50  來源:甘肅教育
 

 

她出生在教育世家,自小就想當一名人民教師,而且她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從教以來,她始終堅守教學一線,潛心教研、悉心教改,形成了開放、有序、創新的教學風格。

課堂上,她注重語文教學的情境性、直觀性、生動性和拓展性,並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豐富多彩、益智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中構建知識、生成知識,全方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語文綜合實踐能力。每年,她所帶班級的語文成績均居於學校之首、全區前茅。

2005年,蘭州華僑實驗學校落成,她成為該校首任校長。15年來,她帶領團隊一步一個腳印,在“華彩”核心文化引領下,探索出一條普通公辦學校走向“身邊的好學校”的蛻變之路,並成立“一本四分七部”格局的集團化學校,學校也由最初的7個教學班、405名學生躍升至現如今的131個教學班、7100多名學生。

她就是蘭州市城關區華橋實驗學校一體化總校校長王向暉。

“你,就是教育”

“你想讓學生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必須首先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讓他們有愛心,你就用愛來培養愛﹔想讓他們善良,你就用善來孕育善……你,就是教育。”這是王向暉在每年新入職教師培訓會上,分享最多的一段話,也是她從教以來的真實寫照。

1993年,王向暉走出西北師范大學,走進蘭州市第四十六中學的前身雁灘中學,成為一名語文教師,從此踏上了教育之路。1995年,她被調往蘭州市第三十五中學。兩年后,她便小荷初露,榮獲全國中語會觀摩課大賽一等獎和甘肅省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觀摩大賽一等獎、省優質課評選一等獎。

“當你面對學生的時候,你就成為了教育,無論你是怎樣的人,也無論你教的如何,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你,就是教育。身為語文教師,又該怎樣教語文?”這是王向暉從教之初思考最多的問題。在她看來,課程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發展人和成就人。

當時,由於傳統的語文教學,語文課堂相對“單調、呆板、低效”,限制著學生的發展。怎樣才能讓課堂豐富、生動起來?此時,恰逢“新課程”課改實驗,王向暉懷著滿腔熱情投身到教育改革的熱潮中,積極吸納新理念、新思路,重實踐、重反思,不斷提煉、不斷總結適合學校校情和生情的新經驗,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注重通過現代化教育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增強課堂教學的情境性、直觀性和生動性,讓學生在學習中構建知識、生成知識。同時,在充分了解學生知、情、意、行的基礎上,不斷引領學生將視野從語文教材、語文課堂延伸到課外,把語文學習的視角伸展到廣闊的生活空間。

於是,在她的課堂上,課本劇、情景劇、話劇等“輪番展演”,詩詞大會、讀書會、故事會等“精彩絕倫”,課堂頓時變得立體、豐富。開放的教學也給語文課堂帶來了無限生機,學生的組織策劃、互助合作、分析交流、人際交往等能力迅速提升,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

熱烈的學習情境,也常常讓她的課堂進入“沸騰”。下課鈴響了,孩子們還不肯下課﹔寫作文,孩子們的筆下不再空洞無物……緊接著,她創造性地讓“生活”走進語文教學,通過多學科、多能力的滲透,把課文知識鑲嵌在各類語文活動中,全方位培養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語文綜合實踐能力。

“教師的人格就是教師的一切,我們所做的就是通過激勵、喚醒和鼓舞來發展人、成就人。這是對‘你,就是教育’的最好闡釋,也是教育的行動方向和行動策略。”這是王向暉走上教師崗位時就認定的教育信條,無論她在哪裡,這句熟悉的話都會從心底響起。

“辦一所有色彩的學校”

2019年10月23日,第十四屆國際校長聯盟大會在華東師大舉行,來自世界各地50個國家的1500名中小學校長參會。王向暉作為西北地區唯一一位校長代表被邀請參會,交流和分享了華僑實驗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歷程。

一所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學校走進國際視野,似乎來得太“突然”,但對於這所學校,其實也是必然。王向暉說:“辦學伊始,我們就勾畫出了這樣的共同願景:要辦一所有溫度的學校,讓她人文流淌﹔辦一所有活力的學校,讓她生機盎然﹔辦一所有色彩的學校,讓她姿彩非凡﹔辦一所有夢想的學校,讓她逐夢飛翔,要讓所有遇到她的人感受到快樂幸福。”

華僑實驗學校,是一所開發商為小區配套建設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地處城鄉接合部,屬待開發區域。學校發展之初便面臨諸多“困境”:由於經濟相對落后,文化也相對薄弱,教育狀況令人擔憂,附近居民不得不舍近求遠,把孩子送到城區別的學校就讀。

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學校的路,在何方?希望在哪裡?王向暉把“寶”押在了學校的核心文化創建上。在她看來,對於一所新學校而言,必須要創新辦學理念、更新辦學思路、拓新辦學策略,並結合自己的特點塑造自己的文化內涵,用學校的文化靈魂釋放教師的潛力,促進學生個體生命的健康成長。

由此,醞釀已久的“華彩”核心文化應用而生。在這一理念的支撐下,學校構建起了一個統領全局、涵蓋學校教育教學方方面面的課程體系——“華彩+”課程體系,內容涵蓋學生成長的點點滴滴,它們交相輝映為學生編制出了多彩的成長軌跡。

學校隨之蛻變,華彩綻放。學生在全國省市各級各類比賽中摘金奪銀、獨佔鰲頭﹔名師骨干茁壯成長,優秀先進人物蓬勃涌現。學校也先后獲得“全國特色學校”、全國校園足球特色校等榮譽稱號,並連續10年獲得蘭州市教育質量優秀獎。

“‘華彩+’課程的實施,豐富了學生的生命體驗、開闊了其視野胸懷、涵養了性情雅趣﹔‘華彩+’課程的構建,打造了一支具有持續學習熱情和探究能力的創新型教師隊伍,教師真正體驗到了教育者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華彩+’課程的推進,創生了學校辦學特色,打造了校園品牌。”王向暉說。

“遇見更好的自己”

現如今,華僑實驗學校已進入了一體化、集團化的新時代,並形成了“一本四分七部”辦學的格局,學校也由最初的7個教學班、405名學生躍升至現如今的131個教學班、7100多名學生,成為了當地最受歡迎的學校之一。

盡管學校在不斷發展,但在教育探索過程中,王向暉始終保持著“向前沖”的姿勢。在她心裡,教師不僅是實踐者更應該是思想者,為此,她從不間斷用自己的筆寫下思想的軌跡,將自己實踐的感悟提升到理論的高度。自1997年至今,她還一直承擔著甘肅省基礎教育課程教材中心的編審工作,主編並正式出版了10多本校本教材,參編了多本地方教材。

幾十年來,王向暉幾乎放棄了休息時間,利用寒暑假和節假日認真總結,把實踐中的收獲記錄下來,撰寫了幾十篇論文,出版了多本專著。同時,她積極承擔課題研究,由她主持的多個課題獲得了省級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十二五”重點課題《利用網絡“教學空間”進行“三學三教三為主”高效課堂校際協同設計的實踐研究》獲得了蘭州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教育,是薪火相傳的事業。在自我“升華”的同時,王向暉始終不忘傾心培養青年教師,在日常工作中每每讀到一篇好文章,接觸到新信息、理論,她總是迫不及待地與青年教師分享、交流,引領她們不斷成長。在她的帶領下,學校的青年教師們成長迅速,教學能力明顯提高,教學質量“突飛猛進”。

此外,她曾多次承擔全市及全區教學觀摩課,連續承擔“國培計劃”和“金色教苑”培訓任務,有一大批語文青年教師受益。她所培養的青年教師楊發貴,獲得甘肅省基礎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所指導的青年教師高賢山,連續兩屆獲得城關區“教學新秀”稱號,其論文獲《教師報》全國教師優秀教育教學論文大賽一等獎﹔指導青年教師王新花,於 2016年獲得了蘭州市“教學新秀”稱號。這些年來,僅在校內,她所帶的“徒弟”中已有20幾位成長為市、區級新秀和骨干,其中4位已選拔到校級和中層崗位。

近年來,王向暉又將辦學目標瞄准在“未來學校”,正在積極構建全新的教育生態,將通過空間、課程與技術的融合,打造真正個性化、定制化的教育。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發生后,各學校統一開展在線教育教學,所有的師生沒有遇到一點障礙,還在自主化學習方面進行了新的探索。

“不管未來的學校如何變化,不變的都是我們對於自身的允諾和期許,而任何的期許都莫過於遇見更好的自己。作為教師,更要成為更好的自己,要做精神的引領、靈魂的呵護和心靈的陪伴,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互動者、對話者、幫助者和陪伴者。”王向暉說。(尹曉軍)

來源:未來導報 

 

 

(責編:焦隆、陳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