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社區的“幸福溫度”

2020年09月16日15:11  來源:蘭州日報
 
原標題:幸福社區的“幸福溫度”

  日間照料中心一角

  日間照料中心老人排隊買早餐

  王美蘭老人

  小區內綠化健身步道

  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外景

  小區外設電梯

  社區未成年人活動場所

  幸福小區正在休憩的居民

  社區雖小,但連著千家萬戶,是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家園,承載著每個普通人的“小康夢”。西固區先鋒路街道幸福社區轄區面積雖不大,但共有居民3200戶,總人數超過一萬人,同時,該社區老年人居多,是典型的老年社區。本著尊老為老的服務理念,社區長期為轄區居民提供日間照料、中醫理療、圖書閱覽、心理咨詢、文化娛樂等各類服務,全方位滿足了居民的各類需求,讓整個社區充滿了煙火氣、生活味、歸屬感,居民們時時處處都感受到溫馨與安逸。在這裡,老年人可以安享晚年,精氣神越來越好,全面小康的成色越來越足。

  “感謝黨和政府讓老年人感受到溫暖”

  走進隸屬於西固區先鋒路街道幸福社區的幸福小區九街區,正對大門的是由郁郁蔥蔥的綠化帶,以及涼亭、長椅、健身小道構成的居民休憩區,小區的居民們三三兩兩地坐在其中享受著秋日陽光的洗禮,顯得那樣的怡然自得﹔另一邊,社區志願者們身著的紅馬甲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大考”在即,她們在轄區忙碌著、奔走著,以確保整個轄區的干淨整潔。

  現年82歲的趙淑芝老人就打心眼裡感謝社區的志願者們,“要不是他們,我們小區的環境不可能像現在這麼好。”曾經是老居委會主任的她表示,“作為蘭州市民,我覺得創建文明城市特別有意義。”在她的印象裡,自從蘭州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小區的環境一年比一年好。“我們小區雖然是老舊小區,但是環境衛生做得特別好,基本沒有臟亂差的情況。”

  回憶起幸福小區剛建設起來的情況老人直搖頭,“我們是從幸福小區剛剛建起來的時候就住了進來,那是上世紀80年代初,小區剛建時大家都住的是平房,樓房蓋好后大家才一點點搬上去,那時候小區裡不能跟現在比,眼前沒啥綠色,地也是土地。現在的小區是這二十多年經過多次改造的結果。”

  “過去的人沒覺得小區環境好啊壞的,沒人關注這些,大家覺得吃飽穿暖就行了。”老人接著說,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大家既注重物質文明,也注重精神文明。尤其這幾年,小區的變化大得很。“尤其是綠化做的特別好,每天我在院子裡轉看到到處綠油油的心情也特別好。我很喜歡在院子北邊的健身步道,上面鋪了很多鵝卵石,每天吃過晚飯都會去走路健健身。”

  趙淑芝細數著這些年發生在院子裡的一些細小的變化,老人看在眼裡,喜在心中。“你注意到了沒,我們每棟樓進樓的殘疾人專用道兩邊設有扶手,這本來是沒有的。”老人說,一些坐輪椅的老人進出特別不方便,后來居民給提了建議,物業就專門定制了扶手裝上了。而在院子的西側,小區專門留出了一塊空地放置各式各樣的健身器材供居民使用,“這原本也是沒有的,后來在小區改造的過程中留出來了”,老人說,這些健身器大人小孩都愛玩,損壞也快。不過我們社區更換的也勤,有壞的就換了,我看著這幾年都換過幾次了。

  而讓趙淑芝老人感到特別欣慰的是,小區幾棟低層樓在去年都先后加裝了外置電梯,“我們這院子裡住的老人多,上樓下樓很不方便,現在裝了電梯,哪怕腿腳不方便的老人也能經常出門轉轉了,這真是一項惠民利民的好政策,也讓我們老年人感覺到黨和國家的溫暖。”

  “幸福社區讓我的晚年生活很幸福”

  時值午飯時分,幸福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彌漫著飯香味,社區的老人們開始排隊打飯。正在此排隊打飯的社區居民王美蘭老人對這裡的飯菜贊不絕口。“每餐都是8元一份,今天是蘭州燴菜,昨天是米飯五菜一湯,葷素搭配合理,口味也比較清淡,特別適合老年人吃。”

  社區工作人員指著廚房豐盛的菜品對記者介紹,廚房菜品是保証每天葷素搭配適宜的,主食以米飯和花卷為主,為了保証老年人的營養健康,中心每天的菜式都是不重樣的,每周的菜單提前都會打印出來,而來吃飯的老人大多都是本社區的居民。

  “自從中心建好以后我就在這兒吃飯了,又干淨又便宜,我跟老伴年紀大了,買菜做飯也挺費事的,有了這個日間照料中心,省了我們不少的事兒,真的是給我們老年人提供了不少便利。”

  王美蘭說,讓我特別滿意的是,在這兒吃飯要有啥意見的就可以直接跟他們說,他們都能虛心接受。老人高興地說道,“之前有老人提議中心把早餐也供應上,很快就給供上了,想吃啥都有,有各種面食,油條、包子、卷餅、蛋糕什麼的,種類特別豐富,對我們來說就更方便了。”據了解,中心每天平均有200多名老人就餐,而對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或是因天氣原因不便前往社區就餐的老人,社工還提供免費上門送餐,真正解決了社區老年人吃飯難的問題。

  民以食為天,幸福社區不僅解決了老人“食”的問題,也利用日間照料中心極大的拓展和豐富了老人的業余生活。據悉,目前,社區現有陣地970平方米,其中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佔地面積達540平方米,包括餐廳、心理咨詢室、醫療康復室、圖書閱覽室、棋牌游藝室等功能室,中心最多可容納500人同時活動。同時,社區引進了第三方企業,組建5支專業服務團隊,在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全面、優質的醫療、餐飲、康樂等服務,滿足他們多樣性和差異性的需要,打造社區養老特色服務模式。

  “不光是我,我們小區的老年人都愛來,我們這兒地方大,又能唱歌跳舞,還能看書,寫書法,做理療,熱鬧的很。”王美蘭說,我覺得我們的社區特別好,組織的活動也多,我每周都要來日間照料中心參加我們社區的歌唱隊和舞蹈隊的活動。”她說,我從1982年開始就住在這兒了,雖然我們的房子面積小,兒子提過很多次要給我搬家,但我始終沒想過離開這裡。“住了這麼多年,對這個地方已經有感情了,我們鄰裡之間也非常和諧,我覺得我的晚年生活過得挺開心的,住在幸福小區感覺真的很幸福。”

  策劃 劉立山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超 文/圖

(責編:焦隆、陳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