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故宮營建六百年》出版之際

晉宏逵

2021年01月28日08: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寫在《故宮營建六百年》出版之際

2020年11月初,中華書局寄來我的新作《故宮營建六百年》樣書。迫不及待打開,隻見書本印制精良,十分喜歡,遺憾的是正文之后戛然而止,有些突兀,故寫就此文,權充遲到的后記。

故宮建筑不是孤立的存在,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它也是京城的政治、文化核心。所以寫故宮建筑不能不寫京城的建設和布局。從元大都城到明清北京城,是一個歷史上連續發展、地理上從北向南展開的歷史畫卷。

12世紀中期金代的中都建設,對燕京漕運水源進行開發,奠定了北京水源水系的布局。13世紀下半葉,在忽必烈主持下,以金代離宮瓊華島為中心進行了大都城建設。今北京二環路為東西界,北到北三環太陽宮至薊門橋一線迤北的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南到今東西長安街,是大都城的范圍。大都城以宮城(大內)為核心,宮城之西是煙波浩渺的太液池,再西為太子宮和太后宮。皇城外布置了縱橫交織的道路網,街巷間設置衙署、太廟、社稷壇、倉庫、寺院,劃定居民住宅區,沿街設市。

明代都城的選址營建,留下許多令學術界反復討論的問題。我力爭用當時的文獻,解釋這些疑問,比如燕王府是否位於元大都內,永樂營建工程的起始與分期等。在永樂皇帝主持下,改造元大都城為明京師的偉大工程非常成功,領導工程的軍政官員、全國各地工匠和軍工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和高昂代價,成就了中國古代建筑的又一高峰,留給我們一批珍貴的建筑與文化遺產。元大都城南牆被向南延展至今正陽門一線,中軸線南延800米。16世紀中期,嘉靖皇帝下決心修建北京外城,出於實際需要,隻建南邊一面,形成北京老城“凸”字形的平面,使北京城面積超過元大都,中軸線總長達7.8公裡。

我對宮城的描述從它的格局開始。中國古代皇帝無一例外有兩個身份:首先是國家元首,其次是家族族長。明代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后,皇帝還要扮演政府首腦。

作為國家元首,皇帝要對天、地、祖先、社稷、至聖先師等虔誠地表達崇敬之情,因此建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太廟、社稷壇、先農壇、孔廟,親自祭祀或者遣官祭祀。在宮城裡的中軸線前段,建奉天殿、華蓋殿和謹身殿(清代稱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作為舉辦國家盛大典禮的禮堂。

作為政府首腦,皇帝要親自聽政和處理政務。因此在皇城南門外按照左文右武的原則建設五府六部,方便大臣們上朝。宮城內南部設置外朝區域,包括午門、奉天門(清太和門)、奉天殿,東側的左順門(清協和門)和文華殿,西側的右順門(清熙和門)和武英殿,在附近設置政府辦事機構。

作為皇家家長和家族族長,在宮城北半部安置了皇帝的家園,稱內廷。中軸線后段的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既是帝后寢宮,也是舉辦家族內部聚會的廳堂。皇帝眾多的嬪妃和皇子們,分散居住在中軸線兩側的東西六宮、東西五所等處。作為皇帝秘書和服務機構的內官衙署,也安排在內廷附近。

指導宮殿空間位置關系的原則有著悠久的傳統,戰國時期的《考工記》做了記錄,后代儒家奉為經典。它把宮城建筑與空間分做門、廷、朝、寢、宮五大類別,規定了它們的層次、位置與功能,形成了“五門三朝”“前朝后寢”的制度。明清故宮建筑格局與周禮高度吻合,而且朝、寢、宮表現為三種建筑等第和三種性格:前三殿寬闊而雄厚,后三宮嚴謹而收斂,東西六宮親切而深邃。這種等第的表達和性格塑造,生動展示了故宮的建筑藝術。中國古代建筑以木結構建筑為主流,明代將承重結構簡化為“柱梁”系統,弱化了斗栱的承重作用,使它成為屋頂下一條表現建筑等級與功能的裝飾性構件。

從1912年到1925年,故宮完成了從封建皇宮向國家博物館的轉化。恰在這個時期,中國的文物古跡保護意識也逐漸樹立起來,1948年11月,實現了故宮的完整保護。故宮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中國第一批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本書最后介紹了故宮古建筑保護的歷史進程,特別是2002年以來的“大修工程”,作為營建600年的收尾。

(作者系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

(責編:焦隆、周婉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