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西車輛段是火車“4S店”,檢車員們用新科技為中歐班列保駕護航——

看!“鋼鐵駝隊”一路馳騁(開局之年干起來②)

本報記者 葉曉楠 

2021年03月25日09:0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看!“鋼鐵駝隊”一路馳騁(開局之年干起來②)

3月23日上午11點半,中鐵蘭州局集團蘭州西車輛段的貨車運用檢修作業場裡,瞅著時間快到了,47歲的王鐵林戴上工帽,和同事們走到鐵軌邊。

蘭州西車輛段是火車“4S店”,負責檢查自隴海線、包蘭線、蘭新線、蘭渝線匯聚的中歐班列,每年這裡的中歐班列編組超過7000多列,忙得不行。

活兒又來了!

11點52分,一趟途經蘭州的中歐班列進站,檢車員們半蹲著接車,眼睛不停“掃描”車底走行部件,先大致了解這趟車的外觀。車剛停穩,插設好防護信號后,王鐵林看了一下手持機裡這趟中歐班列的各項運行指標,然后提著檢車錘,輕敲連接車輛的車鉤。眨眼工夫,這位1米84的大個子不見了。原來,他靈巧地鑽到車底,正檢查閘瓦的磨損情況呢。

“閘瓦是列車的‘剎車片’,要是磨損超限,車輛制動就會降低,得馬上更換新的閘瓦,確保列車制動良好。”從閘瓦到軸承等100多個重點部件,王鐵林飛速檢查了一遍,僅一個車輛就來回鑽了4次車底。“我們的工作就是在列車中途停車‘體檢’時,分秒必爭地檢查它的每一個零件。”他身手靈活,很快檢查完一側車輛,從另一頭鑽出來,一看表,隻用了2分鐘。

其實,“國家級技能大師”王鐵林早已是檢車員裡的專家了,平常主要負責處理一些技術難題,可每逢中歐班列到站,隻要當班,他還是會跟別的檢車員一起仔細檢查車況。一趟中歐班列,檢修小組是4人,人均檢查十二三節車輛。

保障中歐班列等列車的安全運行,既需要“火眼金睛”,也離不開新科技。王鐵林在列檢這行干了26年,剛開始用的工具挺簡單:檢車錘、扳手、木尺和老式電筒。“現在,除了檢車錘,我們還用上了手持機和記錄儀。在手持機上能看到車輛的‘X光片’,拿著車輛的體檢數據進行重點檢查。”鐵路貨車安全防范系統早已投入使用,簡稱“5T”,對列車情況進行動態檢查分析,細微處的“病患”都能顯示在電腦上,被大家稱為“X光片”。

火車離站10公裡,就有高速攝像機對車底全方位各角度拍照,拍攝資料直接傳到5T分析室內,發現任何不妥,即刻標注加載后上傳檢車員的手持機。沿途還有設備對車軸溫度、運行聲音、綜合運行情況等進行動態監測。所有這些數據,在中歐班列進站前已傳送到分析室。

5T技術員陳智杰就是一位在分析室看“X光片”的女“大夫”。每節車輛平均有100多張動態照片傳過來,列車側部、底部的圖片都有,她得在10分鐘內看完所負責車輛的圖片。“這活兒費眼,但真管用,凡是能看見的部分都可以迅速在電腦上查出問題,准確率也高。”陳智杰快人快語。

5T系統能檢查到的是可視部分,那些看不到的,就由王鐵林這樣的檢車員人工手檢。

25分鐘一晃而過,對輪對、旁承等重點部位細致排查后,王鐵林他們逐人傳遞完工信號,示意本次作業結束。

一聲鳴笛,這趟中歐班列安全駛離場區,繼續前行。

“在我們作業場,從早到晚都有中歐班列經過,凌晨最多。”無數個夜晚,守著作業場的燈光,王鐵林默默在心裡復盤檢修工作,列車一來,立馬趕赴現場待命。

“每趟中歐班列安全運行的背后,是列車工作鏈條上無數人的責任心和技術水平。”蘭州西車輛段段長支小紅說,不僅要保証車輛安全運行,更要保証按時發車,將貨物准點運往目的地。

冬天,作業場上的風賊大,刮得他們帽子都戴不牢﹔三伏天,鋼軌的溫度能到68℃。“看見對面山洞了嗎?沒車時,那邊傳過來的是呼呼的風聲。有中歐班列和別的車輛通過,那就滿載著希望啊!我們是在為一帶一路的‘鋼鐵駝隊’保駕護航,你說,對這份工作能不自豪?”正午的陽光下,王鐵林顧不得擦拭汗水,轉身又去准備迎接下一趟中歐班列了。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3月25日 第 01 版)

(責編:焦隆、周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