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人民日報看甘肅>>人民日報看甘肅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初現多條文化“長廊”

唐金培
2021年09月21日07:0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初現多條文化“長廊”

初現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廊道

黃河流域的山西、河南、山東、陝西、甘肅擁有的全國重點文物數量在全國名列前茅。河南419處“國保”中, 67%分布在黃河流域。國家重點支持的6個國家級大遺址保護片區中,西安、洛陽、鄭州和曲阜4個片區都位於黃河流域,其中,黃河河南段沿線就佔了兩個。

2020年起,河南重點推進黃河博物館新館和河南博物院新館建設步伐,規劃建設古都博物館、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殷墟遺址博物館、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展示中心、中國彩陶博物館、黃河懸河文化展示館、北宋東京城順天門遺址博物館等與黃河文化密切相關的專題博物館,使之成為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新亮點。

依照規劃,通過統籌黃河沿線不可移動文物和可移動文物的系統性保護和展示,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構建虛實結合的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展示體系,初步形成一條貫通黃河兩岸、覆蓋沿線城鄉的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廊道,為推進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初現大遺址公園“長廊”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八大古都多環繞於黃河流域,尤其又主要集中在河南區域。那裡有“最早的中國”和最早的都城。已經發掘的一個個大型考古遺址如一顆顆珍珠般集聚在洛陽、鄭州、開封、安陽等古都周邊。為促進黃河文化遺產與城市文脈延續及生態環境改善的有機結合,河南省有關部門正以黃河為軸線,以三門峽、洛陽、鄭州、開封、安陽等城市為節點,以仰韶文化遺址區、“五都薈洛”大遺址區、大嵩山遺址區、大宋文化遺址區和殷商文化遺址區5區聯動,力圖形成一個集大型考古遺址保護、遺存多方位展示、現代考古展示、考古科學研究、科普宣傳、游覽觀光為一體的大遺址公園長廊。

通過將廟底溝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仰韶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隋唐洛陽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二裡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大遺址公園串珠成鏈,有效促進了黃河文化遺產與城市文脈延續及生態環境改善的有機結合。

初現沿黃生態文旅廊道

為實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共享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黃河流域九省(區市)都試圖將規劃沿黃生態文化旅游廊道作為積極推進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先手棋”。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和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在河南“作鄰”﹔因南水北調工程下穿黃河,使得長江和黃河也在河南“相遇”。為串聯起大運河、南水北調工程和黃河沿線的峽谷、大壩、懸河及多個黃河濕地公園等資源,河南從三門峽靈寶市至濮陽市台前縣黃河沿線修建了一條集防洪綠化、文化弘揚、旅游觀光、休閑健身等功能於一體的黃河生態文化旅游廊道。這條以休閑和體驗“慢生活”為特色的文旅廊道,不僅配套有公交車道、人行步道、自行車道,而且設置了文化驛站及其他公共服務設施。經過初步綠化和美化,這條廊道路段將在2021年年底全線貫通。

在此前后,甘肅省蘭州市也在黃河濱岸建造一條擁有21個公園、1.5萬畝綠地、健身步道星羅棋布的黃河風情線﹔陝西省則通過實施沿黃防護林提質增效和高質量發展工程,建立了一條以沿黃旅游公路為引線的森林生態廊道。它們將成為連接9省(區市)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重要紐帶。

(作者為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副所長)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年09月20日 第 11 版)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