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繪出田疇沃野新畫卷

——定西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綜述

劉佳麗
2021年11月18日09:00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繪出田疇沃野新畫卷

定西曾是甘肅省乃至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近年來,全市干部群眾生動踐行“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准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如期實現現行標准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縣全部摘帽,一舉撕掉了“苦甲天下”的歷史標簽。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從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三農”工作重心已經發生了歷史性轉移。如今,在定西,廣袤田野美麗如畫,鄉村道路四通八達,特色產業生機盎然,工業產業逆勢突圍,發展潛能加快釋放……全市上下正在以更加昂揚的姿態,續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堅守“高標准” 鞏固成果提成色

走進臨洮縣中鋪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小康家園小區,一棟棟樓房整齊排列,寬闊的水泥路面干淨整潔,超市、餐館、快遞驛站、幼兒園、養老院等一應俱全,處處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在渭源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家家都有一條“旱澇保收”的增收渠道。截至2020年底,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598元,較2012年增長近8倍。

這些村庄,曾經是貧窮和落后的代名詞。它們的精彩嬗變,也是定西市脫貧攻堅成果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定西市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積極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有力、有序、有效統籌落實“五個一批”、危房改造、安全飲水等重點任務,用精准這把“利劍”攻克了一個又一個貧困堡壘。

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沒有脫貧攻堅成果的鞏固拓展,鄉村全面振興就失去了基礎。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

如何守住防止規模性、區域性返貧底線?

定西市堅持把“固成果”“守底線”作為首要前提和重中之重,嚴格執行“四個不摘”要求,高位部署抓推進。定西市委市政府與10名市級領導、28個市直行業部門、7個縣區簽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責任書》,堅持“四級書記抓振興”的組織領導機制和“全市合力促振興”的責任落實機制,持續固化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落實體系,有效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點任務落實落地。

動態監測幫扶是防返貧最管用、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全市健全完善易返貧人口動態監測和快速響應機制,推行防貧返貧動態監測“網格化”管理,完善發現響應、評估核查、精准幫扶、風險消除“四步走”閉環式工作體系。先后對全市1886個行政村、62.83萬戶251.81萬農村人口開展2輪地毯式、全覆蓋“大排查”。

通過落實“一戶一策”精准幫扶計劃,累計為1.31萬戶5.31萬人落實了產業幫扶政策,為1.24萬戶1.77萬人落實了就業幫扶政策(其中選聘公益性崗位人員0.29萬人),為0.77萬戶1.26萬人落實了教育資助政策,為0.47萬戶0.64萬人落實了醫療救助政策,為0.36萬戶1.57萬人發放小額信貸1.47億元,將0.66萬戶2.1萬人納入兜底保障范圍,將今年新識別認定的監測對象608戶2548人全部落實了針對性幫扶措施,實現所有納入監測的“三類戶”精准幫扶全覆蓋,確保發現一戶、監測一戶、幫扶一戶、動態清零一戶。

盯准“總鑰匙” 追趕發展開新局

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摘掉貧困帽子后,定西該如何迎接新的大考?

唯干唯實唯先,苦干實干巧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全市堅決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生態環境保護、糧食安全、社會大局穩定“四條底線”, 把追趕發展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序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鑰匙”,錨定各項重點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重點指標“穩定全省中間偏上”的目標定位,梯次推進鞏固、拓展和銜接工作各項任務落地生根。

產業是實現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的治本之策和源頭活水。

金秋時節,通渭縣常河鎮的山楂園裡,挂在枝頭的山楂果映紅了村庄,把村庄點綴得殷實祥和。“山楂小鎮”由福興德農牧林專業合作社承建,通過示范引領帶動當地常河、勝義、王庄、南河4村240余戶農戶實現增收致富。今年,合作社山楂苗木種植面積達1萬畝。山楂經濟林的成功種植,讓大山深處的常家河鎮,變成游客心目中有美景、有美味、有鄉愁的美麗鄉村。

不僅僅是火紅的山楂產業紅火了百姓生活,金銀花種植、光伏發電、書畫產業……一項項特色產業成為通渭縣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據了解,2014年以來,全市累計整合投入56.97億元用於產業發展,全市有75%以上的農戶依靠產業有了穩定收入,有61.98萬貧困人口通過發展種養業實現穩定脫貧﹔培育引進龍頭企業242家,帶動貧困群眾7.48萬戶﹔組建農民合作社12398個,其中在110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組建農民合作社6172個,建成省級以上示范社179個、聯合社115個,培育家庭農場626個。

定西市大力推廣“551”產業發展模式,全面構建“7+X”特色產業體系,縱向推進“工業產業攻堅大突破”行動,統籌推進中醫藥加工、馬鈴薯加工、草牧加工等十大生態產業,推動農業產業工業化,用工業拉動產業,用產業帶動收入。啟動實施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發放特色產業發展工程貸款15.23億元,落實產業發展獎補資金13.65億元,重點支持農業產業園區和全產業鏈建設。全市共開發公益性崗位46827個,1.04萬戶脫貧戶實現穩定增收。前三季度,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322.8元,增速11.5%。

逆水行舟,奮楫者先。為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市級財政每年安排5000萬元、各縣區分別安排1000萬元至2000萬元用於企業培育、項目建設、產業培育、人才引進等重點工作。

一個個踮起腳尖才能達到的預期目標,一項項需要下功夫才能夠完成的攻堅任務,彰顯出定西開啟“工業產業攻堅大突破”的堅定自信和強大底氣。

注重“促拓展” 全面加強聚合力

定西市在第一時間編制《定西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十四五”規劃》,謀劃推進鞏固、拓展、銜接的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舉措,從政策配套、資金支持、項目支撐、機制保障等方面,不斷完善、有序推進鄉村振興規劃架構。

全市1101個駐村幫扶工作隊、3316名幫扶干部盡銳出戰,學政策、熟村情、礪隊伍、促振興,實現脫貧村、鄉村振興重點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全覆蓋。

堅持和完善東西部協作、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千企興千村”等社會力量參與機制。與山東省青島市、福建省福州市、浙江省金華市分別簽訂《“十四五”東西部協作行動方案》等方案,突破政府主導的扶貧協作框架,建立深層次、寬領域、全方位務實合作關系。在航班直航、產業發展、勞務輸轉、消費扶貧、人才交流、生態林建設等領域不斷深化融合交流,實施了一批立長遠、見長效的幫扶項目。

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

從脫貧攻堅邁向鄉村振興,任務仍然艱巨。定西市以更加奮發向上的姿態、更加有力的舉措,有序推進成果拓展、穩步實現有效銜接,在鄉村振興之路上形成強大合力。

繪就“新藍圖” 久久為功譜華章

打造宜居鄉村,讓鄉村既有“面子”,也有“裡子”。

在臨洮縣洮陽鎮邊家灣村,寬闊平坦的村道,花草點綴的院落,笑語回蕩的廣場,連片成排的大棚,勾勒出一幅美麗鄉村宜居宜業的幸福圖景。

今年,定西市共計劃新建、改建衛生廁所6.8萬座,已完成改造6.5萬座,清理亂搭亂建5467處,回收廢舊農膜1.8萬噸,處理利用尾菜6.02萬噸,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量303.37萬噸、利用率83.28%﹔全市119個鄉鎮垃圾處理站、村庄垃圾收集點、收集車輛、無害化處理設施覆蓋率達到了100%,鄉鎮、行政村實現保潔隊伍組建全覆蓋,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深秋時節,安定區南山雲杉挺立,青鬆滴翠,綠意盎然。從昔日水土流失嚴重的荒山,到如今萬畝郁郁蔥蔥的森林,隻用了不到四年時間。截至目前,福建省福州市已向定西市累計投資7055.2萬元,實施生態林項目超2萬畝。福州·定西東西部扶貧協作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生態林)項目在安定區共栽種160.56萬株苗木,形成10641畝林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定西大力實施渭河源林草生態扶貧提升等重大生態項目,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率先在全省推行“河長+警長”負責制,持續開展城鄉人居環境整治。今日的定西,過去一些干旱的區域降雨明顯增多,原來的“和尚頭”逐步變綠,區域小氣候逐漸形成,生態效益已成為推動全面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優勢。

鄉村振興,不僅是農民富,還要實現農業強、農村美。

定西市堅持把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大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統籌整合各類資金7.44億元,支持省級鄉村建設行動1個示范縣、5個示范鄉鎮、22個示范村和市級鄉村建設行動29個示范村建設,梯次推進整縣、整鄉鎮、整村先行先試,打造一批立足鄉土社會、富有地域特色、承載田園鄉愁、體現現代文明的先行示范村,為全市全面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蹚出路子、積累經驗。

隨著定西市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及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持續加快,全市干部群眾定能在這方田疇沃野上書寫出新時代的“山鄉巨變”。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