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人民日報看甘肅>>人民日報看甘肅

大山深處,他們時刻准備著(我們這裡的年輕人·奮斗正青春⑦)

牛慶國
2021年12月06日08: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大山深處,他們時刻准備著(我們這裡的年輕人·奮斗正青春⑦)

第一次聽到鞏芳這個名字時,我以為是一位英姿颯爽的女消防隊員,一見面才知是一位英俊帥氣的男子漢。

10月初的一天,我來到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一條僻靜小巷,江南消防救援站就在這裡。鞏芳從訓練場上跑了過來。

今年28歲的鞏芳,出生在隴南文縣的大山中。母親懷他的時候很想生個女兒,但卻是個兒子,就給他取了個女孩的名字。他參軍后在部隊考上了大學,畢業后到消防部隊工作,現在是江南消防救援站黨支部書記。

消防救援工作很忙。那麼,他們到底有多忙呢?

人們常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而對鞏芳和他的戰友們來說則是“養兵千日,用兵千日”。

這裡地處秦巴山系接合部,森林遍布、地勢險峻、山大溝深、氣象條件多變,消防救援任務異常繁重。江南消防救援站的38名指戰員,幾乎是清一色的90后,其中有23名黨員。他們工作強度很大,連睡覺都常常是半睡半醒,警鈴一響,必須在45秒的時間內穿好戰斗服登車出庫。有時,剛出完警回來,正要吃上兩口飯,就又接到警情出發了。他們一年要出警300多次,多的時候一天就有一二十次。

節假日更是他們高度警惕的時候。比如春節時,指戰員們都是穿著戰斗服看春晚,隨時准備出警。去年除夕之夜,他們同一個地點就出了4次警,都是燃放煙花爆竹引發的險情。

在鞏芳的辦公室裡,我見到了曾在舟曲泥石流災害救援中分別立下二等功、三等功的消防員張想福、杜彥武。握手的時候,我感覺到了他們手上的繭子。那是他們在日復一日的訓練、救援中磨出來的。

我從鞏芳辦公桌上拿起一份“滅火救援出動命令單”,看到上面有警情編號、出動單號等。“報警時間:2021年9月22日15時4分15秒﹔命令下達時間:2021年9月22日15時8分42秒﹔災害類型:社會救助——摘除馬蜂窩。”

他們連這樣的事都管?是的,在火情、地震、洪澇災害等之外,幫群眾抓蛇、開鎖、開電梯,包括摘除馬蜂窩之類的事,隻要是群眾的困難,隻要接到報警,他們都管。還有照顧駐地困難老人,也被他們當作分內的事。

鞏芳的肩上至今還能看到被馬蜂蜇過留下的疤痕。這樣的傷很多戰友身上都有,但這對他們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有困難,找消防。這已成為當地群眾的習慣。

哪裡有困難,他們就出現在哪裡。這是鞏芳和戰友們的自豪和驕傲。

見到楊璽時,他剛接到調令,從江南消防救援站站長的崗位調往另一個單位工作。回想起與戰友們並肩戰斗的日子,這位90后消防員心中充滿了留戀。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楊璽和戰友們聞令而動,星夜馳援,以最快速度到達現場,沿途救援、疏散游客800多人。

當得知有部分游客被困九道拐、需要緊急救援時,隊裡的共產黨員們立即挺身而出,成立“黨員突擊隊”,火速奔向九道拐。他們中間,有剛入隊的20歲出頭的年輕黨員,他們在群眾最需要的時候站了出來﹔有參加過多次重大救援、經驗豐富的黨員骨干,他們始終沖在隊伍最前面﹔也有家裡的獨生子和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頂梁柱”,但他們一個個都奮不顧身,心中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把險境中的群眾救出來……

救援現場余震不斷、滾石飛落,遍地都是震落的巨石、震斷的樹木、東倒西歪的荊棘灌木。突然,兩個拳頭大的石塊砸在楊璽身上。他顧不上自己的傷痛和危險,卸下安全頭盔戴在被困者頭上。他和突擊隊員們手腳並用,硬是靠著攀爬,6次往返重災區,成功將9名被困人員安全營救。

當楊璽艱苦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的時候,他的妻子即將生產。那一刻,妻子多麼渴望他能守護在身邊。可是,當有更多的人需要他的時候,他還是選擇了堅守崗位。

2018年7月,楊璽未滿周歲的孩子生病住院,妻子不幸遭遇車禍。當楊璽准備請假去照料妻兒時,隴南卻發生了暴洪災情。兩難時刻,他將妻兒托付給父母,毅然投入到抗洪救災之中。

馬街鎮五鳳山發生塌方,兩名群眾受傷被困山頂。楊璽立即率領大家冒著暴雨徒步登山。道路阻斷難以前行,就開辟上山小路迂回前進。濕滑的小路一邊是萬丈懸崖,一邊是不斷的落石。他利用繩索在雜木間搭建救生通道,將被困者一一從塌方屋內救出。

洛塘鎮八房村山洪暴漲,多名群眾被困,山體持續塌方。楊璽和隊友們利用拋投器、救援繩等搭建水上救援通道。但山洪湍急,水上救援通道屢次被沖斷。楊璽迅速制定“兩主繩、雙保護、一牽引”的救援方案,按照先婦孺老弱后青壯年的順序,將被困者成功救出。

那時,他躺在醫院裡的妻子忍受著傷痛,卻日夜惦記著他的安全。

當然,不光是楊璽的妻子,每一位消防救援隊員的妻子都在為丈夫的工作默默付出著。

採訪中,我見到了另一位消防救援隊員的妻子。當我問她是否感到辛苦時,這位文文靜靜的女同志平淡地說,她剛生完第一個孩子正坐月子時,舟曲發生了泥石流,丈夫參加了救援,一去就是一個月﹔生第二個孩子時,丈夫早上打來電話說要出警,晚上回來時孩子已經生了。怎麼會不辛苦呢?但是丈夫是為了去救助更多的人,他的付出是有意義的,我辛苦一點,也得支持他。

正說著,她的兩個孩子跑來她身邊。她摟著孩子們告訴我,這兩個孩子的安全意識都很強,出門會主動去關電源、關煤氣,過馬路也很遵守交通規則,這都是受他們爸爸的影響。口氣中帶著自豪。

在消防救援站,身為黨員,就意味著面對危險沖鋒在前的時候多,吃苦受累甚至受傷的機會多,但自豪感也多。

2019年5月10日,白龍江盤旋路大橋段,一名婦女墜落江中。當王懷濤等10名隊員趕到事故現場時,落水婦女正困於離岸邊約20米的江水中,雙手緊緊抓著堤壩鐵絲,一聲聲喊著“救我”。江水湍急,眼看落水婦女就要支撐不住,王懷濤毫不猶豫,一頭扎進江水中。他憑借著過硬的身體素質和頑強的意志,奮力游到那位婦女身邊,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腕。他一次次被江水吞沒,但又一次次從江水中鑽了出來,終於將這位婦女救了上來。

上岸后,王懷濤才發現自己的大腿被江水中的鐵絲劃了一道深深的口子。

疼嗎?這時候才感到疼。

冷嗎?上岸后才感到冷。

但群眾獲救了,付出多少辛苦都是值得的!

王懷濤的一位戰友說:其實在救援的時候根本想不到辛苦,隻要能把受困的群眾從災難中救出來,就感到很光榮。

採訪副站長王鵬時,他說他只是這個集體中的一員。他說得最多的是戰友們的故事。

比如,一名剛生產的產婦和襁褓中的嬰兒被洪水困在家中。現場救援時,黨員葉光耀懷裡抱著剛剛出生的嬰兒,一直彎著腰用自己的胸膛為嬰兒遮風擋雨,直到產婦和嬰兒被成功轉移。

比如,在一次救援中,身上背著一位老人的黨員張神洲,忽然被水下的繩索絆了一個趔趄,使他猛地雙膝跪地,但他的雙手依舊牢牢地托著老人。他的膝蓋很快腫了起來,但他一聲不吭,堅持把老人背到了安全地帶。

比如,2020年8月的一個晚上,武都區東江鎮王溝村一位70多歲的老人,被山體滑坡的落石砸傷頭部。指戰員們攜帶多功能擔架,冒著不斷滾落的山石,徒步趕往現場。如漆的夜色中,他們戰斗服上的“中國消防救援”6個字,在手電筒的照射下不時閃現。他們往返20多公裡,終於將受傷群眾安全送往醫院救治。

…………

2019年11月28日,平洛高速公路上,一輛滿載的汽油罐車罐體著火。如果發生爆炸,后果不堪設想。指戰員們趕到現場時,火勢已是極其猛烈,爆炸隨時可能發生。每個人心裡都清楚,這將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救援和處置。危難關頭,又一個“黨員突擊隊”立即組成,毅然決然沖進熾熱的危險區。

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大火終於被扑滅了。

那一個個突擊在前的身影,見証著共產黨員敢打硬仗、敢於犧牲的本色。

今年“七一”前夕,江南消防救援站黨支部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當我結束採訪時,五彩斑斕的秋色正把武都的崇山峻嶺裝扮得美不勝收。江南消防救援站的訓練場上,身著“火焰藍”的指戰員們正在生龍活虎地訓練。為了守護好人民群眾的安寧,他們時刻准備著……

《人民日報》( 2021年12月06日 第 19 版)

(責編:周婉婷、杜昱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