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人民日報看甘肅>>人民日報看甘肅

陝西推動農產品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智能鏈 讓好果子賣出好價錢

本報記者 原韜雄
2021年12月20日09: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智能鏈 讓好果子賣出好價錢

“8萬斤獼猴桃全賣完了!交給‘智能鏈’,下單后三五個小時就能發貨。”往年收獲季,陝西省周至縣的果農都忙得不可開交。今年,果農佑長江悠閑了不少。“如今不一樣了,有了‘智能鏈’,銷售不再難。”

分揀、包裝、倉儲、運輸等環節成為瓶頸

今年是佑長江種植獼猴桃的第二十一個年頭。周至縣的獼猴桃栽植面積達43.2萬畝,獼猴桃種植合作社有1000余家,像佑長江這樣從事獼猴桃相關產業的人員超過30萬人。

“剛種的時候,沒有銷路,隻能請人用大卡車運到山東、上海等行情好的地方賣,幾年下來竟然還賠了不少。”后來電商興起,佑長江專門從電商平台把經銷商請到家裡合作,還是解決不了滯銷問題,“為了不讓果子爛到地裡,價格最低時賣過幾毛錢一斤。”在佑長江印象中,每年“雙11”促銷時心裡都不踏實,獼猴桃採摘季節早已過去,他們隻能一邊等著經銷商聯系供貨,一邊心疼地挑出壞果。

佑長江的經歷並非個例。當地鮮果銷售普遍面臨容易滯銷、產品附加值不高的“賣難”問題:一方面標准化程度不高,果品在裝運發售時沒有分級別,大小果、好壞果混在一起賣﹔另一方面,當地倉儲、冷鏈無法匹配,銷售期短,即使有品質優勢,依然賣不上價,銷量有限。

“過去‘雙11’時,我們會主動減少獼猴桃的銷售,因為生鮮對冷鏈倉儲要求較高,趕上物流高峰期,水果送達時的質量難以保証,我們自己分揀運輸的損耗率也相當高。”羅向鋒是陝西當地一家果品經銷企業負責人,他告訴記者,“隨著2015年獼猴桃銷售進入快速增長期,果品的分揀、包裝、倉儲、運輸環節越發成為制約獼猴桃銷路的瓶頸。”

智能供應鏈中心日處理量可達16萬單

針對獼猴桃銷售的痛點,近年來陝西省不斷探索升級農產品產業鏈,在前端生產環節,加大機械裝備、優質花粉等研發﹔在后端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加速提升果品分選、倉儲能力,推動農產品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今年9月,在距離佑長江家20公裡外的武功縣,當地政府與京東聯合打造了集果品採購、冷藏、加工、分選、包裝、物流配送於一體的智能供應鏈中心。

佑長江口中的“智能鏈”就是這個中心——佔地3.6萬平方米,設有冷藏庫、智能分選中心與流向分揀中心,從果園裡採摘回來的獼猴桃在經過自動分選分級后進入冷鏈倉恆溫保鮮,如果有消費者下單就可直接打包發貨,運往全國各地,日處理能力可達16萬單。

記者在“智能鏈”中心看到,成箱的獼猴桃從周轉冷庫中被取出,在現代化自動分選設備上,每顆果子都要經過清洗、烘干、紅外攝像,以秒級的速度自動區分重量、大小、外觀瑕疵和內傷,隨后被送到相應標准的輸出框內,進行人工檢驗、自動化包裝,整個過程不到半個小時。

產地協同倉促進就業與增收

有了智能供應鏈中心后,羅向鋒隻需要對接果農,在京東等平台做好線上銷售就行,“過去我們的獼猴桃產品損耗率高達15%﹔委托給‘智能鏈’后,我們把訂單要求發過去,當天就能包裝出庫,產品損耗率下降到7.3%,銷售總成本因此大幅下降。”羅向鋒說,有了“智能鏈”的助力,他早早包攬了佑長江等周至果農的獼猴桃,同時加大了銷售力度,預計全年發單量達2000萬單,同比增長46.9%。

其實,受益於“智能鏈”的不隻陝西周至縣。依托這個中心,京東將繼續在渭南等多地打造產地協同倉,實現農產品原產地一件代發,有效促進當地人員就業與農民增收。同時向西北區域輻射,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產業帶的果品加工、供應和銷售均可前置到該中心,一件代發全國。

對果農而言,供應鏈的智能化升級,改變了原本粗放的生產與銷售。“今年雖然受天氣影響,獼猴桃產量有所下降,但是價格上去了!我們也不用擔心存儲和運輸,在家門口就能把錢掙了。”佑長江笑著說。

《 人民日報 》( 2021年12月20日 第 10 版)

(責編:焦隆、王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