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2021專題>>花兒臨夏,在河之州>>臨夏州要聞

臨夏:打造黃河上游生態保護先行區

蘭天
2022年01月26日08:43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臨夏:打造黃河上游生態保護先行區

臨夏州地處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帶,全域為黃河流域,西南部位於甘南黃河上游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東北部位於隴中隴東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承擔著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的重任。

面對國家和省上一系列政策機遇,臨夏州編制完成《臨夏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努力把臨夏打造成黃河上游生態保護的先行區。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自入冬以來,臨夏州境內黃河、洮河、大夏河、廣通河等主要河流濕地區域,候鳥種類明顯增多。據相關部門調查統計,目前,有2.8萬余隻候鳥遷至臨夏越冬。

“以前可看不到這麼多的候鳥。”臨夏市攝影愛好者李彬告訴記者,臨夏州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這人與自然完美融合的畫面讓他心情愉悅,同時也拍攝了很多難得的作品。

近年來,臨夏州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國土綠化取得重大成效,林草濕地面積穩中有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越來越多的候鳥選擇在臨夏“落腳”。每年10月底至11月,大批候鳥陸續遷至臨夏州境內的河流濕地棲息越冬,黑頸鶴、天鵝、灰鶴、斑頭雁、赤麻鴨、海鷗、鸕鹚、蓑衣鶴等珍稀鳥類的到來,為冬日的臨夏增添了無限生機與活力。

綠色,正成為臨夏最亮麗的底色。如今,一幅藍天白雲、水清岸綠、生態和美的“高顏值”畫卷在臨夏大地鋪展開來。

堅決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冬日,走進廣河縣城關鎮李家河村八台山造林點,一株株雲杉苗木在寒風中傲然挺立。

“2021年我們在城關鎮李家河村八台山造林1026畝,全縣造林5700多畝。”廣河縣林草事業發展中心主任馬明星說。

臨夏州以構建黃河上游重要水源涵養區為重點,實施了太子山沿線及洮河、廣通河、大夏河等重要支流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草原保護修復等工程,加強天然林和天然草原保護,加快退化防護林和原生態草原修復,全面提升全州森林覆蓋率與草原植被蓋度。

加強宜林荒山荒地綠化,開展沿庫綠色林帶建設,擴大防護林、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種植規模﹔大力推進天然林草保育、退化林修復、人工林撫育經營和灌木林復壯更新,促進森林結構不斷優化、林草質量逐步提升。

實施河湖濕地保護與恢復、退耕還濕。加強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生態環境保護恢復,促進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落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天然商品林停伐補助、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實行草地禁牧、休牧、輪牧制度,修復森林草原生態系統,提升水源涵養能力。

高起點謀劃實施的這一系列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項目,進一步筑牢了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屏障。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從源頭上發力,從治污上破題。2021年以來,臨夏州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集中攻堅短板弱項,強力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的防治。

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城市越來越宜居,這不僅是群眾的直觀感受,更有實實在在的數據佐証:截至2021年底,臨夏市PM10濃度均值53.62微克/立方米,PM2.5濃度均值24.77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率92.3%,PM10、PM2.5和優良天數比率3項指標和各類水質指標均達到國家考核要求。

工業廢水處置是生態保護、污染防治領域的重點工作。2021年,臨夏州8縣市城區、10個重點建制鎮、4個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均已建成投運,臨夏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0%,7縣城污水平均處理率達到90.31%。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關鍵是要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精准、科學、依法治污。臨夏州緊盯重點區域、行業、時段和因子,強化污染天氣應對和區域聯防聯控聯治,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提升城鄉污水收集處理能力,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加大土壤污染環境監管力度,深入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持續打好淨土保衛戰。暢通環保監督渠道,經常性開展監督檢查,堅決整治各類生態環境突出問題。

大力發展生態產業

臨夏州嚴格落實能耗雙控措施,搶抓“雙碳”機遇,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光伏發電及清潔能源生產項目建設步伐,持續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文旅產業深度開發力度,推進產業鏈創新鏈協同發展和工業園區集約節約發展,著力做大特色優勢產業,全力打造文化旅游業、食用菌中藥材蔬菜等特色種植業、畜牧產業、沿黃沿洮工業產業、臨夏美食產業“五個百億級產業”,努力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產業體系。

“以前在外地開拉面館,得知家門口旅游大通道通車后,我就回來開了農家樂,收入高還能顧得上家庭,我很滿足。”臨夏縣尹集鎮新發村三社群眾高艷榮高興地說。

臨夏縣旅游大通道的建成,有效盤活了區域文化、旅游、特色產業等資源。冬閑時節,臨夏縣全面開展旅游大通道沿線群眾餐飲服務、中式烹飪、牛肉拉面等技能培訓,讓更多景區及周邊群眾走上旅游路、吃上旅游飯。

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臨夏州將不斷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速度,努力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為建設生態文明播種新綠,讓藍天常駐、青山常在、碧水常流。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