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人民日報看甘肅>>人民日報看甘肅

你老家縣城,屬於哪一類?

本報記者 陳振凱 
2022年05月18日09: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你老家縣城,屬於哪一類?

近年來,位於伏牛山深處的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柏樹鄉窯溝村,圍繞“農、文、旅”做文章,並依托當地的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汝陽紅薯,舉辦紅薯文化節等系列活動。圖為4月20日拍攝的窯溝村一景。

新華社記者 李 安攝

5月12日,安徽省霍山縣嘉康食品有限公司員工在制作石斛粽子。

近年來,霍山縣利用“霍山石斛”原產地有利條件,構建“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當地農戶增收。目前,霍山縣從事霍山石斛種苗組培、種植、加工及銷售的市場主體有2000余家,從業人員近萬人。

新華社記者 杜 宇攝

5月13日,種植戶在浙江省淳安縣臨岐鎮臨岐村的覆盆子採摘園擺放用於銷售的覆盆子紅果。

近年來,淳安縣臨岐鎮以覆盆子等中藥材產業為主導,帶動相關從業人員增收。

新華社記者 徐 昱攝

農民到縣城買房子、向縣城集聚的現象很普遍,要選擇一批條件好的縣城重點發展,加強政策引導,使之成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支撐點。

——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4月10日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的講話

“河南尉氏,屬於哪一類?”

“陝西富平,屬於哪一類?”

“河北無極,屬於哪一類?”

……

近日,不少網友關心起,自己老家縣城“屬於哪一類”。

事情要從一份中央文件說起。

緣何重要

這份文件,題為《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日前由中辦、國辦印發。

《意見》7000余字,共9部分。其中第二部分“科學把握功能定位,分類引導縣城發展方向”,提到5種類型縣城:大城市周邊縣城、專業功能縣城、農產品主產區縣城、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城、人口流失縣城。

正是這5種縣城類型,引起網友關注。

縣城在我國,分量有多重?《意見》開宗明義:縣城是我國城鎮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支撐,對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從城鎮體系看,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有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底,我國城鎮常住人口為9.1億人。其中,1472個縣的縣城常住人口為1.6億人左右,394個縣級市的城區常住人口為0.9億人左右,縣城及縣級市城區人口佔全國城鎮常住人口的近30%,縣及縣級市數量佔縣級行政區劃數量的約65%。

從城鄉融合發展看,縣城位於“城尾鄉頭”,是連接城市、服務鄉村的天然載體。推進縣城建設,有利於適應農民日益增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有利於輻射帶動鄉村發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有利於強化縣城與鄰近城市的銜接配合。

從擴大內需看,現階段縣城投資消費與城市差距很大,人均市政公用設施固定資產投資僅為地級及以上城市城區的1/2左右,人均消費支出僅為地級及以上城市城區的2/3左右。推進縣城建設,有利於開拓新的投資消費空間。

人民美好生活,縣城建設是重要保障。

不同類型縣城,《意見》針對性提出發展方向。

從分類引導看,要“加快發展”大城市周邊縣城、“積極培育”專業功能縣城、“合理發展”農產品主產區縣城、“有序發展”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城、引導人口流失縣城“轉型發展”。如農產品主產區縣城,《意見》指出要推動位於農產品主產區內的縣城集聚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延長農業產業鏈條,做優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更多吸納縣域內農業轉移人口,為有效服務“三農”、保障糧食安全提供支撐。

縣城建設將重點推進哪些工作?《意見》從培育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優化縣城市政設施體系、強化公共服務供給、提升縣城人居環境質量、促進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等方面提出要求。

早在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出,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以適應農民日益增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

同年,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在湖北、長江三角洲區域、粵港澳大灣區和其他東中部都市圈地區,兼顧西部和東北地區,選擇120個縣及縣級市開展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工作。它們包括浙江桐廬縣、寧海縣,江蘇寶應縣、沛縣,廣東惠東縣、博羅縣,河北固安縣、正定縣,湖北陽新縣、紅安縣,河南蘭考縣、鄢陵縣等。

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就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提出明確要求。要求加快縣城補短板強弱項,推進公共服務、環境衛生、市政公用、產業配套等設施提級擴能,增強綜合承載能力和治理能力。支持東部地區基礎較好的縣城建設,重點支持中西部和東北城鎮化地區縣城建設,合理支持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城建設,等等。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對大力發展縣域富民產業、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等提出要求,提出推動形成“一縣一業”發展格局,支持大型流通企業以縣城和中心鎮為重點下沉供應鏈等措施。

各地重視

《擺脫貧困》一書寫到,“如果把國家喻為一張網,全國三千多個縣就像這張網上的紐結。”

隨著時代發展,縣的數量有變。不變的是,縣一級始終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促進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而縣城,是我國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重要空間、城鎮體系的重要一環、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紐帶。

觀察者發現,相對於地級市和省會城市的發展態勢,我國縣城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縣城,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經濟的牽引強度都顯得滯后。

而今,我國各地重視縣城建設,在當地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重要文件中,就縣城建設提出明確要求。

吉林省,位於東北。該省提出,要推動四平、梨樹同城化協同發展,支持梅河口、前郭、大安、敦化等區域重要節點城市突出特色、創新發展,全面促進縣城公共服務設施提檔升級,適時優化調整行政區劃,形成多個布局合理的50—100萬人口中等城市,建成一批20萬人口以上的小城市,構建城鎮化發展戰略支點。

中部省份河南提出,以蘭考、鄢陵、新安、南樂、新鄭5個國家級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為引領,強化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滿足農村人口向縣城轉移的需求。還提出,推動縣城積極融入周邊中心城市發展,培育發展一批現代化中小城市,支持永城、林州、長垣、鄧州、沁陽、靈寶、固始、鹿邑、蘭考等經濟總量超400億元的省際交界縣(市)發展成為帶動毗鄰地區發展的新興中心。

江西省要求,推進南昌縣、奉新縣和吉安縣開展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培育壯大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每個縣(市)確定1-2個以上特色主導產業,打造一批產業旺、活力足、生態美的縣域經濟強縣,到2025年,力爭每個縣(市)均有一個百億級塊狀經濟產業集群。

湖北省提出,抓好仙桃、天門、潛江等10個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啟動縣城品質提升三年行動。

河北省要求,抓好縣城擴容提質和特色小鎮建設。該省2021年至2023年,實施縣城建設提質升級七大專項行動。七大專項行動包括風貌特色塑造、產城融合發展、公共服務配套、基礎設施完善、城市更新改造、宜居環境打造、城市管理提升等行動。

西南省份四川省,提出要夯實縣域經濟底部基礎。相應措施包括,堅持做強縣城、培育小鎮、提升園區、振興鄉村,促進縣域經濟深度融入中心城市、城市群發展,全面提升縣域綜合實力和整體競爭力,實施強縣強區強鎮培育行動,大力推進工業強縣建設等。該省還提出提升縣城綜合承載能力,開展中心鎮“六大提升工程”,探索特大鎮功能設置試點,培育打造縣域副中心,支持條件成熟的鎮設市。

位於西北的甘肅省,提出以縣城為重點,按照適度集聚、聯動互補的原則,打造功能完善、產業集聚、特色鮮明的就地城鎮化承載新空間。此外,該省還將推動縣政府駐地鎮集聚資源和人口,以農產品和特色產品加工為重點,建設縣域特色產業園,鼓勵有條件的臨近縣區聯合打造建設產業園區。甘肅還將推動靈台、古浪等人口減少縣域優化存量建設用地資源,開展建設用地指標在省內或跨省交易。

沿海省份廣東則提出,制定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實施強縣行動,推動更多縣(市)邁入全國百強行列。縣域產業發展提質方面,該省提出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游則游。該省支持一批基礎好、潛力大、有特色的縣城重點發展,加快補齊公共衛生、人居環境、公共服務、市政設施、產業配套短板。邊界縣發展方面,廣東提出整體謀劃和推進與閩贛湘桂四省(區)邊界縣(市)發展。

特色各具

縣域經濟是區域發展的基石,是高質量發展的支撐。

河南,超過六成的經濟總量、七成的人口、近九成的國土面積都在縣域。陝西,79.8%的國土面積、55.2%的常住人口、40.8%的經濟總量都在縣域。不少省份,與河南、陝西情況相近。

縣域強,省才強。近年,陝西形成了洛川蘋果、富平奶山羊和柿餅、岐山汽車制造、留壩全域旅游等一批縣(市)特色產業。如何更好發展?陝西省發展改革委召開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會議、制定《關於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與76個縣(市)政府逐一召開“一縣一策”對接推進會議,編制“一縣一策”事項清單,指導各縣(市)立足資源稟賦,確定首位產業,聚力發展“一縣一業”。

陝西76個縣(市)中,32個縣(市)首位產業確定為工業,27個縣(市)確定首位產業為現代農業(三產融合),17個縣(市)首位產業確定為文化旅游產業。根據計劃,“十四五”末,陝西縣域生產總值達到1.56萬億元﹔經濟總量邁上100億元台階的縣(市)新增23個,累計達到30個﹔經濟總量邁上200億元台階的縣(市)新增18個,經濟總量邁上300億元台階的縣(市)新增7個,經濟總量200億元以上的縣(市)累計達到31個﹔全國百強縣達到3個、西部百強縣達到13個,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重視縣域,陝西是一個縮影。

為發展縣域經濟,山東省提出引導各縣(市、區)重點確立1—2個特色主導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優勢明顯、就業容量大、帶動縣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能力強的產業集群。該省鼓勵具備條件的中心鎮發展專業化中小微企業集聚區。該省曹縣,是電子商務大縣,全縣有30余萬人從事電商相關產業。僅大集鎮北街村村級物流服務站,每天快遞分發量超過1000件。類似的村級物流服務站,曹縣有138個。

利用多種方式推廣特色農產品,是山西省發展縣域經濟的嘗試之一。該省發布了“隰縣玉露香梨”“一方糧川”“一品嵐州”“吉地吉品”“塬谷石樓”等40多個縣域公用品牌。不光如此,永和縣、石樓縣、武鄉縣、壺關縣則分別組織槐花節、蜂蜜推介、梅杏品嘗、旱地西紅柿文化節等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

浙江經濟一大特色,是縣域經濟強。數據顯示,2021年浙江GDP超千億元的縣(市、區)達25個,其中超2000億元7個。義烏小商品城等特色產業,名聞遐邇。此外,濱江區、北侖區、慈溪市、樂清市、海寧市、溫嶺市等,分別集聚了數字安防、臨港工業、小家電、低壓電器、數控機床等主導產業,頗有競爭力。浙江26個山區縣,大多各有特色產業,如淳安水飲料、永嘉泵閥、武義五金制品、龍游特種紙、江山門業、仙居醫藥、三門橡膠、龍泉汽車空調、雲和木制玩具、縉雲機械裝備、遂昌金屬制品。

湖南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除了要大力實施“強省會”戰略、建設長株潭都市圈,有序推進城市更新,也強調發展縣域經濟。其中的“強省會”戰略,同樣離不開縣域發展,該省支持瀏陽、寧鄉建設省會城市副中心,在全國百強縣排名中爭先進位。農機小鎮、煙花小鎮、五金小鎮、辣椒小鎮、種業小鎮等“特色”小鎮,助力縣域發展。世界上每燃放三朵煙花,就有一朵來自瀏陽“煙花小鎮”。國內台釣浮標,80%產自臨湘“浮標小鎮”。每年有扳手、錘子、鉗子等五金工具3億件套,從邵東“五金小鎮”出發……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全區111個縣(市、區)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財政保障能力穩步提升,產業對縣域經濟的支撐帶動能力顯著提高,公共服務質量進一步提升。該區力爭通過3年努力,培育形成一批規模體量大、經濟效益好、發展后勁足、年銷售收入達百億元以上的特色產業集群。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5月18日 第 05 版)

(責編:焦隆、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