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聚焦主責護資源 乘勢而上保民生

——甘肅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全省自然資源工作綜述

洪文泉
2022年05月20日08:40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聚焦主責護資源 乘勢而上保民生

甘肅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全省自然資源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堅持保資源、保發展、保生態三管齊下,全面推進各項工作落地見效,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做出新貢獻。

聚焦主責主業,高質量完成全省第三次國土調查,立足“一帶一路”建設、西部大開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從甘肅省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科學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推動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格局,全省四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初步構建。

鄉村振興,規劃先行。省自然資源廳從行政和技術兩個層面指導各地有序推進村庄規劃編制,助力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完成2321個村庄規劃編制,包括500個鄉村建設行動示范村和73個省級村庄規劃試點,夏河縣安果村、合作市美武村、民勤縣新陶村和三陶村規劃先后入選全國優秀村庄規劃典型案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土地征收制度、宅基地制度……作為全國33個土地制度改革試點之一的隴西縣,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工作全面完成,為全國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隴西模式”。

耕地保護是糧食安全的命根子。“三調”最新結果顯示,甘肅省耕地面積7814.21萬畝,是9個高於國家下達保有量的省份之一。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嚴守耕地保護紅線,連續22年實現耕地總量動態佔補平衡。不斷完善耕地保護制度體系,建立健全永久基本農田“劃、建、管、補、護”長效機制。

圍繞黃河流域、祁連山等重點地區,編制省、市、縣三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推進生態修復重大項目建設,筑牢西部生態安全屏障。2021年,甘肅省申報的“甘南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列入國家首批實施的重大生態修復項目,爭取中央財政支持20億元。

2020年,甘肅省開展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並完善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體系。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省片區)、大熊貓國家公園(白水江片區)自然資源資產價值評估,被樹為典型實例。在全國率先實現市級衛星應用技術中心全覆蓋,初步構建了部省市三級聯動的自然資源衛星應用體系。

構建以“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綜合治理、能力建設”為主要內容的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全省1︰5萬風險調查實現全覆蓋,採用“人防+技防”相結合的措施,建成3701處普適型監測預警實驗點,2017年以來,成功預警地質災害121起,避免人員傷亡1.34萬人,地質災害傷亡人數呈逐年下降趨勢。在完成地質災害避險搬遷1.13萬戶的基礎上,啟動實施全省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

去年以來,全省上下以化解歷史遺留“登記難”問題和舟曲縣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為主要抓手,堅持不懈服務保障民生。在多地多部門聯動下,累計摸排歷史遺留問題房屋86.15萬套,已化解72.86萬套﹔組織舟曲縣1000戶4113人安全搬遷至蘭州新區,並協調落實人員落戶、就業就學等政策,實實在在化解了群眾的“急難愁盼”,自然資源部在全國給予通報表揚。

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實現新突破。啟動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2017年以來,全省新發現礦產地58處,地熱資源勘查成果顯著。梳理出160個地勘基金成果轉化項目,分期分批推進出讓,第一批12宗礦業權出讓收益合計9.03億元,完成煤炭礦業權出讓收益市場基准價調整工作,協調解決隴東煤炭礦業權出讓歷史遺留問題。研究制定礦山企業復工復產方案,助力礦山企業紓難解困。深化礦政管理改革,實現礦業權網上申報,探索“淨礦”出讓制度,自2022年7月1日起,全省砂石土類礦產將全面實行“淨礦”出讓。

(責編:焦隆、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