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立足優勢走出特色化發展新路子

——清水文旅農康融合發展紀實

2023年01月13日08:35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立足優勢走出特色化發展新路子

冬日的軒轅故裡,生機勃發。花舞北山、香怡南塬,景區秀色成詩﹔清泉煙柳、康養涌泉,口袋公園風景宜人﹔古色古香的治未病·中醫養生館更是遍布城鄉……

近兩年,清水縣搶抓機遇,立足資源稟賦和生態優勢,堅持以農為基、以康為根、以文為魂、以旅為媒,大力培育康養及大健康主導產業,創新推動文旅農康深度融合發展,聚力打造縣域經濟新引擎,走出了一條特色化發展新路子。

以農為基 綻放美麗經濟

在清水縣花卉產業示范園內,特色花卉姹紫嫣紅,工作人員忙著打理綠植,游客精心挑選著花卉盆栽……

清水縣農發公司董事長張偉告訴記者,清水縣花卉產業示范園佔地面積243畝,主要以培育蝴蝶蘭為主,目前有21個品種60余萬株,帶動了休閑農業、採摘農業、智慧農業、觀光農業發展。

“在花卉產業示范園打工,既能賺錢,還能欣賞美景,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清水縣花卉產業示范園工作人員魯旭蘭說。

依托良好的生態條件、優越的自然資源,清水縣把“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實現了效益倍增。

冬日的花舞北山游客服務中心建設正在加緊施工,配套建成的農特產品展館即將投入運營﹔丁香園旁,新栽植的綠化苗木,為景區增添了新元素……

清水縣把打造田園綜合體作為農旅融合切入點,扶持動員企業、合作社、農戶在縣城南北兩山種植萬壽菊4000畝,黃桃、油菜、金絲皇菊各1000畝,月季、牡丹、薰衣草、芍藥等1500畝,建成丁香園、櫻桃園、鬆竹梅三友小園等主題公園8處,建成花舞北山、邽山生態園、香怡南塬三個田園綜合體。

構建蘋果、核桃、食用菌等7個10億級和蠶豆、花椒等3個3億級農業全產業鏈﹔整山整灣整流域發展干鮮果、畜牧、蔬菜、中藥材、小雜糧五大特色產業﹔認証邽山土蜂蜜、清水核桃、花牛蘋果、清水半夏、清水粉殼蛋、清水花椒等一批地理標志品牌……

以康為根 撬動健康產業

在清水縣中醫藥養生文化宣傳示范基地,新建成的“康養涌泉”口袋公園在體現清水“十泉”歷史遺跡的同時,也成了居民開展康養保健活動的打卡地。

清水縣健康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楊鴻告訴記者,清水中醫藥養生文化宣傳示范基地是全方位推介清水、展示清水、宣傳清水的平台,也是展示“軒轅故裡·康養福地”地域品牌和“親水賞花治未病、樂我養我育新我”旅游品牌的一扇窗口。

清水縣深入挖掘縣內康養文化,系統整合中醫藥、生態、溫泉等康養資源,全力構建“中醫保健、溫泉療養、生態康養、中藥材、健康產品、旅居式養老”六大康養及大健康產業體系,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作為康養及大健康產業的主打產品之一,清水縣治未病·中醫養生館深受居民喜愛。“自從有了中醫養生館,做理療方便多了。”豐望鄉王崖村村民王世民說,這裡環境好,醫生服務周到,感覺很放鬆。

“目前,清水縣在縣城及18個鄉鎮建成‘治未病·清水中醫養生館’50家,開展體質辨識、艾灸、拔罐、刮痧、推拿、中草藥藥療等中醫養生服務,日接待量達600人以上。”清水縣醫院治未病·中醫養生館經理張小慧說,清水縣還制定“三年萬名”康養人才培訓規劃,為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此外,清水縣聚力打造文旅農康融合發展產業板塊,狠抓艾草加工、月季育苗、金絲皇菊等特色產業,種植各類道地中藥材10萬畝,研發推出50多種大健康產品,實現了農業資源、生態資源的賦能增值,也帶動了康養旅游的迅速發展,“軒轅故裡·康養福地”成為清水的新名片。

以文為魂 賦能融合發展

依托人文資源,清水縣堅持以軒轅文化為引領,集合優勢產業,打造多元文化融合的產業集群,先后建成了軒轅廣場、軒轅湖公園、充國廣場、軒轅大劇院、軒轅殿、軒轅祠、軒轅橋等一批地標性建筑,形成了以軒轅文化為核心的特色景點集群。

創排了歌舞傳奇劇《軒轅大帝》,進一步打響了“軒轅故裡·康養福地”地域名片。

在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上,清水縣被評為“中國體育旅游精品目的地城市”,“軒轅杯”全國徒步大會暨全民健步走活動被評為中國體育旅游精品賽事,有力提高了“軒轅故裡”清水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此外,清水縣不斷開發文化旅游創意產品,創意推出了手工麻紙系列產品,研發生產以仿宋代養生瓷枕、仿漢代香熏爐、中醫養生茶、中藥養生枕、龐公玉、剪紙、皮影為主的系列文創產品20多種。

以旅為媒 擦亮地域品牌

歲末年關,投資1.1億元的清水縣花石崖3A級景區基礎設施提升改造項目一期工程如期完工﹔投資1.16億元的馮河草原旅游區開發項目正在收尾。大項目的帶動,提升了景區的顏值,為旅游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據了解,清水縣積極引導各類社會資本投入文旅農康領域,布局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的全域旅游核心區。

日前,位於牛頭河風情線的“康養涌泉”口袋公園正式建成向居民開放,在清水,像這樣的美化景觀隨處可見,扮靚著城市的顏值。

清水縣住建局局長崔小林告訴記者,“康養涌泉”是按照“一泉一詩一故事”的思路開發的“十泉十美”歷史文化遺跡工程之一。下一步,清水將繼續開發保護城區10處天然自流泉,啟動實施岱廟靈泉、滴水珠泉等水景公園建設,讓居民真正享受到“推窗見綠、出門賞景、起步聞香”的愜意生活。

清水縣還進一步整合縣城及周邊旅游資源和遍布全縣18鄉鎮的中醫養生館、萬壽菊花海,創新推出了7條1日游、2日游精品旅游線路,滿足了不同旅游群體的需求。並與省內15家旅行社簽訂旅游合作協議,推行旅行社定點接送和“引客入清”獎補措施,有效提升了旅游人氣。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