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生態

再生水、集蓄雨水、海水及海水淡化水……

非常規水源 潛力大應用廣(美麗中國)

王 浩
2023年11月30日15:2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非常規水源 潛力大應用廣(美麗中國)

  核心閱讀

  非常規水源利用是節水開源的重要戰略舉措之一。據統計,2022年全國非常規水源利用量進一步增加,達到175.8億立方米。近年來,我國各地因地制宜開發利用非常規水源,不斷發揮其增加供水、減少排污、優化水資源配置體系、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等重要作用。

  在重慶市武隆區廣坪村火石壩組,修引水渠、雨水池,採用超濾膜水處理技術,集蓄雨水提質達標,補充飲水水源﹔在位於山東省東營市的黃河三角洲鹽鹼地,種耐鹽水稻品種,用微咸水灌溉,鹽鹼地變身新糧倉。

  什麼是非常規水源?再生水、集蓄雨水、海水及海水淡化水、微咸水、礦坑(井)水……這些水被稱為非常規水源。水利部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綜合協調處處長周哲宇介紹,常規水源是指可直接利用或者便於開發的水源,比如江河湖庫等地表水和地下水等﹔非常規水源是指經處理后可以利用或在一定條件可直接利用的水源。《中國水資源公報》顯示,2022年全國非常規水源利用量進一步增加,達到175.8億立方米,較2021年提高37.5億立方米,非常規水源利用量已佔全國供水總量的2.9%。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堅持節水優先,完善水資源配置體系。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關於加強非常規水源配置利用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具備條件的地區集蓄雨水、海水及海水淡化水、礦坑(井)水、微咸水利用規模進一步擴大。

  應用前景廣闊,可有效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

  過軋機上,噴淋口開啟,“水霧”噴洒,通紅的鋼坯經過冷卻、軋制、打成鋼卷。在位於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區的德龍鋼鐵有限公司,再生水沿著密布的管網,輸送至各道工序。

  “我們不斷突破水處理工藝技術,分質供水、串級用水,非常規水源發揮重要作用,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98.8%。”公司設備工程部水資源科科長王維科說。

  非常規水源應用領域廣泛,可發揮增加供水、減少排污、優化水資源配置體系、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等重要作用。“在工業生產、城市非飲用水、農業灌溉、生態補水等領域,非常規水源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常規水源,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提高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研究所副所長趙勇介紹。

  再生水被稱為“城市第二水源”。高架路上車流穿梭,兩側綠化帶綿延。“道路綠化用的就是再生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林業水利局河湖中心主任徐敬介紹,“在余杭區,污水處理廠產生的再生水,通過管網加壓至高架澆灌系統,設計供水能力每日約0.7萬噸,全年可節約費用近600萬元。”

  集蓄雨水開發潛力較大。雨水可用於公園、綠地、廣場、建筑等建設維護﹔集雨灌溉為農業生產提供水源補充﹔在西北、華北等缺水地區,西南岩溶地區等建設水池水窖,可實現雨天蓄水、旱天供水。

  水利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各地應充分考慮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水資源稟賦、利用條件等差異,因地制宜推廣使用非常規水源。缺水地區、水資源超載地區可將再生水作為工業用水的重要水源。西北、華北、雲貴等礦坑涌水量豐富的地區,可加強礦坑(井)水利用。西北及沿海地區等微咸水豐富的缺水地區,在不影響生態環境安全、不造成土壤鹽鹼化的前提下,可穩妥發展咸淡混灌、咸淡輪灌等微咸水灌溉利用模式。沿海缺水地區可進一步提高海水淡化水配置量和覆蓋范圍,提升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水平。

  優化配置,促進非常規水源應用盡用

  推動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離不開制度“指揮棒”。水利部門將非常規水源納入統一配置,發揮規劃引領作用,積極擴大非常規水源利用領域和規模。

  在江西省大余縣的一座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6輛環衛水車排隊接取再生水,開展道路沖洗、綠化澆灌等。“改用再生水后,每天可節省水費約1500元。”大余縣水利局水政水資源股負責人劉武說。

  大余縣於2022年入選國家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大余縣水利局局長蔡有德介紹,縣裡科學編制配置方案,對工業生產、生態補水、農業灌溉等領域實施點對點配置再生水,同時建成城區污水處理廠和生活污水處理廠,提高再生水供應能力。

  水利部等多部門在78個城市聯合開展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試點探索的內容之一就是建立健全非常規水源利用政策體系。“濟南市、威海市、濟寧市鄒城市、日照市嵐山區等4地入選試點后,高標准編制再生水利用專項規劃或相關規劃。”山東省水利廳省節約用水辦公室主任彭學軍介紹。

  堅持目標管理,促進非常規水源應用盡用。趙勇介紹,把非常規水源利用量納入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指標體系,分解配置到各省份,再結合實際進一步分解配置到市、縣級,有條件的地區進一步分解到水源類型及重點行業,以目標為導向,鼓勵各地各行業多用非常規水源,促進用水結構優化。

  堅持科學規劃,完善非常規水源配置設施。重慶市璧山區堅持城市建設與再生水管網、污水處理廠建設同步規劃、同步推進,目前市政綠化、洒掃用水約3/4使用再生水。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將再生水利用全面融入整體設計,同步建設再生水調配、輸送及循環利用工程,提出2025年底再生水利用率達到60%。

  政策激勵、市場驅動,兩手發力形成合力

  水利部提出,到2035年,建立起完善的非常規水源利用政策體系和市場機制,非常規水源經濟、高效、系統、安全利用的局面基本形成。周哲宇介紹,實現這一目標,要瞄准關鍵環節和薄弱領域,完善保障政策。

  政策激勵,促進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周哲宇說,在編制流域綜合規劃時,應將非常規水源納入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與配置體系。在編制節約用水規劃時,應充分考慮非常規水源的用水需求、供水能力和設施布局,明確非常規水源最低配置量等。

  目前,各地開展一系列有益探索。廣東省深圳市持續開展節水產業化探索,工業節水技術改造納入“碳達峰”扶持計劃,最高可獲得1000萬元補貼,節水研究納入重點科研支持方向。山東省威海市推動再生水產業規模化發展,聯合中國膜工業協會等,建立產業園區,集聚相關企業,延伸膜材料、膜產品、膜裝備、膜工程等產業鏈條,創新節水工藝。

  此外,發揮市場在非常規水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水利部門加快推進水價和用水權改革,健全完善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相關市場機制,促進非常規水源市場化交易。趙勇建議,相關部門可通過稅費優惠、財政補貼、合理運用價格杠杆等方式,激發非常規水源生產者和使用者的積極性﹔積極拓寬投融資渠道,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撬動作用,鼓勵地方專項債、社會資本投入到非常規水源的開發利用中。

(責編:焦隆、王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