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2023年專題>>結對助殘扶殘 唱響隴原新風貌>>殘疾人風採

鄉村工匠劉財萬:把蛋雕技藝傳承下去

2023年12月22日10:56 |
小字號

劉財萬在進行蛋雕創作。史曉峰 攝

一枚蛋殼,一支鉛筆,一把刻刀。

構思、布圖,走筆成畫﹔雕刻、修整,勾連帶抹。

人物肖像栩栩如生,花鳥走獸生動傳神,經過一雙巧手的打磨,一個個精巧細致的蛋雕作品就完成了。

這,就是2023年甘肅省“鄉村工匠”劉財萬的日常。

“我第一次看到蛋雕作品,就喜歡上了這種獨特的藝術創作。”坐在寬敞明亮工作室裡,劉財萬一邊轉動著手裡未完成的雕刻一邊回憶說,“那時候家裡窮,也沒有條件跟老師學,就對著家裡的各種人物畫像自己琢磨。可能因為從小喜歡畫畫,我很快就能上手,越學越有興趣,慢慢地也就堅持了下來。”

十年潛心鑽研,劉財萬的蛋雕技藝從生疏到嫻熟,作品題材也從專注人物雕像慢慢延伸到了花草、小動物……“2013年至今,大概雕刻了200多個作品。這裡保留的只是一部分,還有一些都送給了喜歡蛋雕的人。隻要有人喜歡,就是對這門技藝的認可。”劉財萬說。

“19歲的時候我得了一場病,落下了殘疾,現在還有一條腿走路不太方便,不過這沒啥,因為這中間有太多好心人給了我很多幫助。”劉財萬邊說邊從桌上輕輕拿起一個老人肖像的蛋雕。“這個作品對我有特殊的意義,他是我以前的鄰居,那時候我開了個小賣部,每天早上都是他拍著門喊我起床開店,然后在店裡陪我說話,一待就是一兩個小時,就這樣陪了我二十多年,后來老人走了,為了感謝他,我就刻了一個他的肖像作品。現在,我也會積極參加社區志願服務活動,把老人的那份熱心和溫暖傳遞給更多的人。”

給予劉財萬諸多幫助的,還有現在他所居住的社區——新安社區。

“2021年初,我們專門給他開設了一個工作室,讓他能夠專心鑽研蛋雕技藝。同時,還讓他給社區‘七點半’課堂的孩子們上蛋雕課。另外,我們還為他辦理了特困人員補貼。”新安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魏廷進說,“平時在工作室創作,吃飯就免費在社區的‘萊安爸媽食堂’,我們還吸納他加入了社區成立的心連心殘障服務中心做志願服務,通過以殘助殘增強他的社會融入感。”

以蛋為紙,以刀為筆,劉財萬努力推廣著蛋雕這門非遺技藝。

2021年,劉財萬的作品先后獲得黑龍江省第二屆蛋雕專項展創新設計獎,蘭州新區首屆文創“小產品”助力“大經濟”暨“奮進新時代 巧手展風採”大賽二等獎﹔2022年榮獲黑龍江省第三屆蛋雕展藝術展創新獎、全國蛋雕名家作品邀請展優秀獎。同時,他獲獎的5個作品被山東出版的全國蛋雕名家作品展收錄。今年5月,他的傳統蛋雕技藝成功獲評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十年浸潤,匠心如初,劉財萬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技藝還不夠精湛,題材也需要再向生活化拓展。

“今后的創作中,我會把更多注意力轉向創作方式的創新,題材方面也會更多側重展現新區風土人情和人文景觀。”劉財萬說。

“我今年49歲了,除鑽研技術外還在小學當過蛋雕興趣課程老師,2021年開始給社區裡‘七點半’的孩子們教蛋雕技藝。”劉財萬說,孩子們都很喜歡這個技藝,希望能在他們心中種下一顆傳承非遺文化的“種子”。

“蛋雕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手藝,以后,我會繼續努力創作更優秀的作品,吸引更多的人了解蛋雕文化,延續傳統技藝,傳承工匠精神,為非遺技藝傳承盡一份力量。”劉財萬看向窗外,目光堅定,滿含憧憬。(史曉峰)

來源:甘肅省殘聯

(責編:周婉婷、王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