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石山6.2級地震 | “把群眾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12月23日,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柳溝鄉尕集村幸福互助院前的一片水泥地上,37頂應急帳篷整齊排列,黨旗招展,“黨員先鋒隊”旗幟格外醒目。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人民網積石山12月24日電(記者楊文全) 積石山6.2級地震的震中,位於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柳溝鄉,離縣城隻有8公裡。
這是地震發生后的第5天,12月23日9時許,抗震救災駐村干部、柳溝鄉副鄉長馬力克聯系協調了當日工作,便迅速離開尕集村黨群服務中心,匆匆忙忙趕往尕集村五社安置點。
經過一段坡路,隻見尕集村幸福互助院前的水泥地上,37頂應急帳篷整齊排列。
應急帳篷上,黨旗招展,“黨員先鋒隊”旗幟格外醒目。
12月23日,在積石山縣柳溝鄉尕集村五社安置點,柳溝鄉副鄉長馬力克正在了解高三學生安秀文的復課情況。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剛發的被子,別舍不得用”
來到離岔路口最近的一頂帳篷前,馬力克一邊打著招呼,一邊掀起門帘走了進去。
一個男孩正趴在帳篷內一側的折疊床上,緊盯著手機,專心致志上著網課。
兩位老人在一旁圍著火爐取暖。看見馬力克進來,老奶奶連忙讓座,熟悉地打著招呼。
馬力克一眼就看見男孩身上圍著的舊被子,便壓低聲音靠近老奶奶耳畔說:“你們家的這床舊被子不是很暖和了,剛發的被子,別舍不得用,拿出來用上。”
老人家笑著回答:“好!”
“高三的娃娃可耽擱不起”
帳篷內正在上網課的男孩名叫安秀文,是積石中學高三學生,目前隻能通過線上的方式上課。安秀文的父母和姐姐都在外地務工,家裡隻有他和爺爺奶奶。
“高中學生復課了,娃的學習要抓緊,千萬別耽擱,高三的娃娃可耽擱不起。”接著馬力克又叮囑了些瑣事才走出帳篷。
離安秀文“家”不遠的另一頂帳篷,積石山縣民族中學高三學生安秀飛也在聚精會神地上著網課。隻見他裹著迷彩大衣,盤腿坐在折疊床上,一個木頭小圓桌便是他的簡易書桌。
“孩子正處在高三的關鍵階段,來到安置點后,米、面、油、菜和煤都能及時供應,家裡還能夠生火做飯吃。”
安秀飛的媽媽張雪蓮說,“相信黨和政府,我們總會渡過難關,等到明年開春,情況慢慢就好了。”
12月23日,在積石山縣柳溝鄉尕集村五社安置點,柳溝鄉副鄉長馬力克和村民一起搭帳篷。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現在主要是解決過渡期安置的問題”
通過前期摸排信息、幫助搭建帳篷等各項工作,駐扎在安置點的基層干部已經十分熟悉每家每戶的情況,群眾有啥需求也會在第一時間找到他們。
目前,尕集村安置點共安置了47戶、187人,以尕集村五社的村民為主。帳篷裡配備了火爐、折疊床、被褥、礦泉水、自加熱食品等生活物資。包括馬力克在內,共有5名州、縣、鄉干部駐扎在這個安置點開展工作。
馬力克挨家挨戶走訪時,正好一頂新帳篷運到了安置點。駐村干部和村民一起動手,拆開包裝,組裝骨架,固定鋼絲繩,覆上保溫層,蓋上防水布,很快帳篷就搭了起來。
“現在主要是解決過渡期安置的問題。”馬力克介紹,過渡期安置主要有投親靠友、就近租住、經過鑒定的安全房屋回遷、搭建板房等辦法。
尕集村24日已啟動搭建板房,要確保受災村民27日前入住。
12月23日,在積石山縣柳溝鄉尕集村五社安置點,小朋友正在玩耍。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把群眾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地震發生后,所有的黨員干部第一時間站出來,人民子弟兵全力幫助我們,大家都把群眾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馬力克說話間,手機信息提示音響個不停,一位同事直接找了過來,兩人簡短交談后,馬力克又急匆匆趕往啟動搭建板房的另一個安置點。
“黨員干部要沖在前,基層黨組織要發揮作用,讓人民群眾感到有依靠。”
“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重大斗爭中經得住考驗,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
……
災難面前,無數像馬力克一樣的黨員干部時刻沖鋒在前、扛起責任,用行動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