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積石山6.2級地震抗震救災安置保障側記

人民網前方報道組
2023年12月30日14:0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原標題: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6.2級地震突襲寒夜中的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造成震中周邊鄉鎮房屋倒塌、人員傷亡,道路、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嚴重受損。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同樣受災嚴重。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牽挂受災群眾安危冷暖,地震發生后連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全力開展搜救,及時救治受傷人員,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妥善安置受災群眾,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當地黨員干部和各界群眾、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省內外應急救援力量切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國務院工作組指導下,第一時間緊急救援,從生死營救到轉移安置,從搶救傷員到排查隱患,日夜奮戰、全力以赴打了一場抗震救災攻堅戰。

“災情就是號令,時間就是生命”

“感受到地震的瞬間,救援大隊迅速集結。”地震剛一發生,積石山縣消防救援大隊教導員馬通寧立即下令,全體隊員迅速攜帶器材裝備集結。

12月19日,積石山縣消防救援大隊派出的先遣救援力量,一共2輛車15人,在地震發生后約30分鐘即趕到受災嚴重的大河家鎮。

“災情就是號令,時間就是生命。甘肅省消防救援總隊立即啟動一級響應,第一時間調派9個支隊的地震救援隊趕赴震中,同時命令6個支隊的地震救援專業隊前往震中增援。我帶領總隊全勤指揮部於19日凌晨2點30分到達大河家鎮開展救援。”甘肅省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陸軍介紹說,“這次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共派出了1130名指戰員、236輛車、14頭搜救犬參與救援工作。”

嚴寒的冬夜,消防車警笛聲不斷,一批又一批消防救援力量急速馳援積石山。

與此同時,西部戰區陸軍相關部隊迅即啟動應急預案,裝載物資,火速進抵受災地點,展開救援救災。第76集團軍某防空旅300名官兵連夜出動,於19日凌晨4時許到達積石山縣大河家鎮、柳溝鄉后,立即展開人員搜救、道路清理等工作。

甘肅省人民醫院在第一時間集結甘肅省野外流動醫院和抗震救災醫療隊,分批趕往積石山縣。其中,由創傷外科、骨科、胸外科、神經外科、普外科、重症醫學科6名專家組成的專家先遣隊,於19日凌晨1時30分出發﹔甘肅省野外流動醫院專用車輛及隨車隊員10人於凌晨1時50分出發。

“地震發生后,醫院立刻發出‘集結令’,600多名醫護人員在半小時內全員到崗,全身心投入搶救傷員的工作中。”積石山縣人民醫院常務副院長韓凱說。

震后30分鐘左右,積石山縣人民醫院開始陸續收治傷員,為了盡最大力量醫治傷員,醫護人員與時間賽跑,對傷員進行分科診療,輕傷員就地治療,危重症病人迅速轉移至臨夏州人民醫院進行救治。

12月19日凌晨,甘肅臨夏消防指戰員在積石山縣大河家鎮陳家村進行緊張搜救。甘肅省消防救援總隊供圖

12月19日凌晨,甘肅臨夏消防指戰員在積石山縣大河家鎮陳家村進行緊張搜救。甘肅省消防救援總隊供圖

青海省也緊急開展震后救援工作。

震后5分鐘,青海省立即啟動地震應急響應﹔震后10分鐘,海東市地震局和青海省地震局駐道幃藏族鄉俄家村工作隊第一時間前往現場了解相關情況﹔震后1小時,青海省軍警部隊、應急、消防、交通、住建、水利、自然資源、電力、通信、衛生、教育等部門和相關地區出動人員和車輛趕赴災區﹔震后2小時,青海省抗震救災指揮部啟動地震災害Ⅳ級應急響應﹔震后5小時,青海省財政廳緊急下達抗震救災補助資金5000萬元,全力支持保障受災地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地震發生后,中央和國家機關、企業和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支持甘肅、青海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截至12月25日,財政部、應急管理部已累計預撥下撥11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支持甘肅、青海抗震救災。

甘肅、青海兩省軍警部隊、應急、消防、交通、住建、水利、自然資源、電力、通信、衛生、教育等各相關部門迅速投入搶險救災,各方救援力量火速集結急行挺進災區,各類搶險救援設備及時到位,爭分奪秒展開救援,不放過任何一絲生命跡象,眾志成城抗震救災。

“中國紅”“橄欖綠”“消防橙”“警察藍”“天使白”,在災區匯集,成為甘肅、青海地震災區這個寒冬裡最溫暖的顏色,最大程度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確保受災群眾有地方住、有熱飯吃、不挨凍”

地震發生后不到10個小時,通往甘肅地震災區的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公路全部打通。滿載抗震救災物資的車輛,接連開進安置點,救援隊伍和志願者從車上卸下棉被和食物,分發到村民手中。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危難時刻我必須站出來,組織鄉親們轉移、搶救傷員,引導鄉親們互幫互助,開展自救。”

12月19日15時,甘肅省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河村集中安置點,大河家鎮黨委副書記安英發談起地震發生后的情況。他在第一時間組織村干部和志願者挨家挨戶進行排查,轉移受傷群眾80余人。“現在的重點是把安置點的帳篷搭起來,今晚不能讓群眾受凍!”

“新一批火爐到了是吧?我馬上安排人卸貨。”17時,一陣電話鈴聲響起,已經17個小時沒合眼的安英發轉身,再次投入到物資搬運和現場指揮調度工作中。

此時的大河村集中安置點,已有上百頂帳篷整齊排列在廣場上。一面面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

18時許,夜幕降臨,一台台照明無人機騰空而起,照亮了安置點的各個角落。帳篷內,火爐燒得正旺,驅散了冬夜的嚴寒﹔帳篷外,炊煙升騰,熱騰騰的飯菜給受災群眾帶來溫暖和力量。

18時50分,震后約19小時,積石山縣地震災區受損主干網電路已全部恢復供電。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的職工爭分奪秒開展搶險、接電工作,為每個帳篷配備一個電燈、一個插座,轉瞬間,帳篷內有了溫暖的燈光。

大河村集中安置點,甘肅省野外流動醫院手術車內,醫護人員正在為一個9歲的小女孩進行創傷包扎。醫護人員先在X線車內為她進行全身拍片,確認不存在任何內傷后,對傷口進行了消毒、清創、縫合包扎等一系列的創傷護理工作。

12月20日,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河村集中安置點,工作人員在布設無線網絡。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12月20日,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河村集中安置點,工作人員在布設無線網絡。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12月20日,在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河村集中安置點,受災群眾正在充電站給手機充電。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12月20日,在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河村集中安置點,受災群眾正在充電站給手機充電。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流動醫院由X線車、手術車、檢驗車及保障車等4輛車構成,醫療團隊由創傷外科、骨科、胸外科、神經外科、普外科、重症醫學科專家組成,可就地進行創傷類手術,確保地震受災受傷患者及時得到救治。

流動醫院不遠處,一名大河村村民從志願者手中接過一袋剛剛運送來的煤炭。

有熱飯吃、有熱水喝、有帳篷住、受傷能得到及時治療,一切都在逐漸向好。

在青海民和縣中川鄉草灘村的一處集中安置點,活動板房正在搭建。

平均10多分鐘,一間活動板房就能搭建完成。活動板房面積18平方米,可供4至6人居住,屋內配有床、被褥、桌椅和火爐等基本生活設施。

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公司副總經理成波說:“我們怕群眾受冷,24小時不間斷地搭建板房,好讓他們早點搬進來。”

“震后我們在帳篷裡住了兩天就搬進寬敞暖和的板房,心裡踏實多了。”草灘村村民祁海民說,因為撤離及時,他家人員沒有傷亡,但房屋卻倒塌了。“有黨和政府的關懷,即便現在是寒冷的冬天,我們內心真的很溫暖。”

截至目前,青海已設立141個臨時安置點,安置受災群眾18259人,累計發放帳篷、折疊床、棉被褥、棉大衣、取暖設備等各類救災物資5.94萬件套。

12月22日,在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河村集中安置點,部分高中學生在帳篷中聽課。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12月22日,在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河村集中安置點,部分高中學生在帳篷中聽課。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12月25日,在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喇家村集中安置點,學生們正准備上課。人民網 白波攝

12月25日,在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喇家村集中安置點,學生們正准備上課。人民網 白波攝

25日,甘肅省積石山縣中小學有序復課,152個帳篷小學全部開課,1136名教師下沉安置點開展教學活動。

同日,青海省海東市三縣中小學已全面復學復課,其中線下復課中小學355所,涉及學生11.86萬名﹔線上復課中小學16所,涉及學生約7700名。

截至26日,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已有6家工業企業復工,46家企業正在有序復工復產。

截至27日,積石山災區安置板房已到位1.6萬間。

12月22日,在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劉集鄉陶家村,施工人員正在吊裝箱式房。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12月22日,在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劉集鄉陶家村,施工人員正在吊裝箱式房。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想方設法改善安置條件,確保受災群眾有地方住、有熱飯吃、不挨凍”“與時間賽跑,把救災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第一時間配發到安置點和群眾手中”……

這,就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動寫照。

“我們是黨員,關鍵時候能多做一些是一些”

12月19日中午12時,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大河村集中安置點旁的“愛心餐”供應點排起了長龍,一碗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面讓安置點暖意融融。

設置“愛心食堂”的,是臨夏州廣河縣興達集團的員工。

“我們帶來了20袋面粉和一頭牛的食材,還有食材正在從廣河縣向這裡運輸,確保救災不停,供應不停。”集團餐飲部負責人馬紅海介紹說,當得知積石山縣發生地震災害的消息后,集團火速召集員工,准備了各種食材。19日早晨7時,志願隊員便出發來到大河村集中安置點。截至當日下午5時,25位工作人員已經為現場群眾提供了約2000份牛肉面。

“讓每一名受災群眾和遠道而來的救援英雄們都能吃上‘愛心餐’,這是我們的初衷。”馬紅海說。

12月20日,在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河村集中安置點,小朋友領取愛心牛肉面。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12月20日,在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河村集中安置點,小朋友領取愛心牛肉面。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用車隨時說,免費。”積石山縣關家川鄉貨車司機善忠偉主動聯系省交通運輸行業黨委工作人員,表示自己和車隨時可以義務幫忙運輸物資。

地震發生后,甘肅交通運輸行業黨委立即聯系交通運輸部門和臨夏州貨車司機流動黨支部,逐一了解貨車司機的受災情況和訴求,形成動態信息台賬,為困難貨車司機提供幫助,並倡導黨員司機當先鋒作表率,團結帶領震區群眾堅定信心、共渡難關。

積石山縣交通運輸部門組織轄區道路貨運行業貨車、客車、出租車200多輛運力,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做好傷員轉送移置、救援物資輸送保障等工作。

“如果組織需要,家鄉父老鄉親需要,我們卸貨后就即刻返鄉,為愛心物資運輸盡微薄之力。”正在外地拉貨的臨夏貨車司機紛紛表示。

12月24日,行駛在前往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的高速公路上的支援物資車。人民網記者 甘海瓊攝

12月24日,行駛在前往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的高速公路上的支援物資車。人民網記者 甘海瓊攝

這樣的一幕幕,在甘肅、青海地震災區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地震發生后,來自兄弟省份和社會各界的支援積石成山、匯聚合力﹔災區群眾自發組織起來,搬運物資、幫助老弱兒童……一股股暖流源源不斷匯聚,讓這個冬天充滿溫暖。前往災區的路上,各地牌照的車輛滿載著救災物資駛往同一個目的地﹔一頂頂帳篷中,匯聚著四面八方的愛心。

走進青海省民和縣中川鄉美一村美一小學集中安置點,陽光照在院子裡,整齊的帳篷周圍,孩子們正在嬉戲玩耍。草灘村黨員祁進財正在帳篷外清點簽收剛剛到達的一批物資。

“我們幾個年輕的黨員24小時值班,有些物資半夜運到,需要我們清點簽收。村民需要啥,我們再分發。”祁進財滿臉疲憊。

地震發生后,祁進財和其他幾名黨員一直堅守在這裡。

“我們是黨員,關鍵時候能多做一些是一些。”說罷,祁進財又向另一個安置點趕去。

12月24日,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中川鄉美一村志願者代表當地群眾為安置點建設施工單位送上鞋墊、枕套表達感謝。人民網記者 甘海瓊攝

12月24日,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中川鄉美一村志願者代表當地群眾為安置點建設施工單位送上鞋墊、枕套表達感謝。人民網記者 甘海瓊攝

又是一個傍晚,在甘肅省積石山縣劉集鄉團結村集中安置點,村民馬忠華剛剛搬進溫暖明亮的活動板房,正仔細整理一些隨身物品。他說:“隻要我們團結一心,就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我們會一起清理廢墟,一起建設新的房屋,我們的生活會再次充滿歡笑。”

此刻,在青海省民和縣中川鄉草灘村集中安置點,寬敞暖和的活動板房裡,村民祁海民一家人吃起了熱騰騰的牦牛肉餡餃子。

“日子會好起來的。”祁海民說。

(楊文全、翁奇羽、何萌、白波、張莉萍、黃帆)

(責編:焦隆、王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