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健康

掉秤慢,瘦不下,易反彈

減肥為啥這麼難?(健康直通車)

2024年01月26日22:4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減肥為啥這麼難?(健康直通車(第124站))

近期,網上熱議某女演員為拍攝新電影而減肥百斤的消息。很多網友表示受到了激勵,要在春天來臨之前好好努力,“爭取減掉身上的肥肉”。雖然女主角的體重變化可能是新片宣傳的一部分,但減肥話題總是吸引眼球,也值得討論。怎樣才能減肥成功?減肥究竟有哪些門道?我們來聊聊這件事。

通往減肥的“3種路徑”

減肥之前,首先要明確自己有無必要減肥,一般看2個指標:體重指數(BMI)和腰圍。成年人BMI值的正常范圍應為18.5—23.9kg/m2,當BMI值大於23.9時,應及時減肥﹔與此同時,腰圍比體重更重要,成年男性腰圍≧90厘米、女性≧85厘米就屬於腹型肥胖,也需要減肥。一般來說,建議男性腰圍不超過85厘米、腰臀比不超過0.9,建議女性腰圍不超過80厘米、腰臀比不超過0.8。

一般來講,一個體重200多斤的人減重速度會比120斤的人快很多。即使如此,要想每個月瘦至少8斤且持續10個月以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有人問,可以通過抽脂減肥嗎?

實際上,要想身體每個部位都均勻地瘦下去,達到理想的體型,抽脂的難度很大。再者,抽脂之后變鬆的皮膚還要通過拉皮來收緊,對臉部和裸露部位來說,不一定能達到原來的平滑度和緊繃度。此外,抽脂減肥能減少皮下脂肪,卻不能減少內臟脂肪,對人體代謝無益,如果不改變原本的飲食生活習慣,抽脂之后仍然會反彈。

也有人問,是不是可以切胃或節食減肥?

事實上,節食減肥會迫使人體逐漸適應低能量攝入狀態,使能量代謝水平大幅下降,從而逐漸陷入疲勞乏力、掉頭發、皮膚變差、月經紊亂、肌肉流失、抵抗力下降的狀態,甚至可能誘發進食紊亂症和甲狀腺功能異常。

如今,食物極大豐富,一個人或許能做到餓上幾天,但很難做到持續餓一年。即便能夠做到,如果長期每天吃得同樣少,體重下降也會越來越慢,甚至出現餓著也不瘦乃至由於營養不良而水腫的極端情況。

在這種狀態下,如果你是演員,很難正常工作,特別是在拍攝與搏擊有關的電影時,畢竟一招一式要靠肌肉發力來呈現。一個餓得搖搖晃晃的人,一個肌肉鬆弛的人,能成功扮演需要高度肌肉力量的角色嗎?

因此,最有可能的方法是通過控制飲食、增加運動瘦下來,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管住嘴,邁開腿”。一般來說,超重和肥胖問題主要是由食物攝入過多、飲食缺乏纖維、不規律進食及缺乏體育鍛煉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引起的,遺傳、心理、經濟和文化等因素也會對肥胖產生影響。對超重和肥胖者而言,重要的是找到正確方法,糾正所有致肥因素,進行多方面的生活方式干預,如合理膳食、科學運動、保持良好睡眠和健康積極的心態等。

然而,即便有專業運動指導,即便可服用營養補充劑,要在一年內瘦100斤,無論對誰都是很艱難的事。有人好奇,演員是不是真的瘦了100斤?具體數字不用拘泥,隻要看起來像個拳擊手,就說明減肥確實成功了。

減肥之前的“3個問題”

為什麼有人減肥取得了階段性成功,而大部分人無法堅持呢?

首先要看減肥效益。一個人是否會採取某種健康行為,取決於這種行為的效益和障礙的大小博弈。如果效益大、障礙小,就容易行動並堅持﹔反之,很可能不願行動或半途而廢。

其次看有無專業人士的指導。為保証減肥成功,有人請了優秀的健身教練,還有人請了有專業資質的營養師,有專業人士的督促、指導,減肥相對不容易半途而廢。在減肥的過程中加入運動,不僅能促進減肥的成功,而且能更好地塑造人的體形。同樣減重20斤,餓瘦的人和靠運動瘦下來的人不僅體形變化完全不同,體能狀態、皮膚的鬆弛程度也是完全不同的。

舉個例子,為什麼營養師們的身材大都比較正常?因為他們有專業知識,了解肥胖的危害、應該如何減肥,同時又要維持職業形象,比別人更有控制健康體形的內在動力,因此他們會選擇長期健康飲食,也會常年堅持鍛煉。

第三,看社會支持環境。長期堅持某種健康行為需要一個好的支持環境,包括人際情感的支持和物質環境的支持。

每個要減肥的人都可以想想這3個問題:我的減肥動力有多大?我有沒有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我有沒有良好的減肥支持環境?

從減肥動力來說,如果僅僅是為一個短期目標而減肥,那麼當時可能動力滿滿,等目標達成之后,動力減弱,如果不再繼續努力,體重很可能會反彈。

從專業知識角度來說,如果被自媒體的極端瘦身潮流所裹挾,建立了不切實際的體重目標,採用錯誤、極端的減肥方法,那麼即便是意志堅強,也難以達到美麗的預期,往往不是出現暴食症、貪食症、厭食症等心理行為障礙或患上各種疾病,就是形容憔悴、體力衰弱、身體浮腫、月經不調、提前衰老。

此外,要長期維持健康行為,一個人單打獨斗是很辛苦的。既需要家人、熟人、同事等人際關系的支持,也需要良好餐飲營養環境的支持——如果周圍的人能體諒減肥者,理解他們避免大吃大喝的需求,不嘲笑他們,常鼓勵他們﹔如果單位和社區能夠提供健康餐﹔如果餐館中有更多適合減肥者的套餐和外賣食物……減肥者達成減重目標、避免體重反彈就會容易一些。

減肥之后的“3重隱憂”

現實中,很多人對體重缺乏正確認識,也不關注發胖的原因,而是把減肥當作“畢其功於一役”的事情:減肥期間飢腸轆轆、汗流浹背,體重減輕之后又重回錯誤的飲食生活習慣,這樣必然導致體重反彈。如果體重上下波動過大,忽胖忽瘦,可能比一直胖著還要損害健康。

其實,短期內減輕體重並不難,難的是體重長期不反彈。如果把衡量減肥是否成功的時間維度拉長到3年以上,就會發現,那些快速掉秤的人很難笑到最后——通過極端的方法瘦下來,隻會給自己帶來更多麻煩。

能否長期維持減肥后的體重?對於在一段時間內快速瘦下來的減肥者而言,往往存在3個隱憂——

首先,在長期壓抑食欲之后,食欲可能會反彈,存在進食紊亂症的風險。例如,這位減肥取得階段性成功的演員說過一段話:“(電影殺青后)我光著膀子,吃了五包巧克力威化,一共30塊……現在回憶起來感覺自己特別帥,像一個疲憊的勇士拿著自己的戰利品!”

連續吃30塊巧克力威化是一種報復性的進食,這樣的食物營養價值很低,對身體並無明顯益處。正常情況下,吃兩三塊就會覺得很膩。然而,在飲食不足時,人對開包即食的各種低營養甜食的興趣會大幅上升,這是進食紊亂症的苗頭,必須高度警惕,避免其發展為暴食症或貪食症。

其次,減重之后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基礎代謝下降的問題,埋下反彈的隱患。

當初減肥很辛苦,后續的維持會更加辛苦。減重結束后,如果不能管理好膳食,不能長期堅持運動,反彈風險很大。隨著年齡增長,人會越來越容易發胖,維持身材需要更長久的毅力和努力。如果任務完成之后鬆了口氣,再恢復到以前的生活方式,來之不易的減肥成果有可能付諸東流。

第三,體重達標之后,如果還像減肥期間那樣大量運動且吃得很少,身體可能會因為壓力過大和營養不足而逐漸提前衰老,甚至患上各種疾病。

在減肥結束之后,代謝率難免有所下降。此時,如果和減肥之前吃得一樣多,必然存在體重反彈的風險﹔如果一直保持半飢餓狀態,會因為營養耗竭而造成免疫力下降、甲狀腺功能異常、營養不良性脂肪肝、營養不良性高血脂、骨質密度下降和肌肉流失等各種問題。因此,這個時候應當適度增加食物攝入,保持能量攝入與消耗的平衡,具體如何回到正常飲食中,還需要營養師的細致專業指導,需要根據自己身體的感受和體重的變化,根據生活和工作的環境變化,隨時進行耐心的調整和應對。

減肥,從來都不靠折磨自己,更不能以損害健康為代價。對於想要減肥的普通人而言,應抱有平常心,沒必要為快速減重而採取種種極端的做法。其實,與其說“減肥”,不如說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逐漸摸索適合自己的健康飲食模式,找到自己樂意堅持的運動,在長年累月中逐步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此,我們不僅能積累豐富的營養知識和健康知識,收獲傾聽身體聲音、與身體對話的奇妙感受,還能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享有更年輕、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

(作者為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健康系教授、知名科普博主)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鏈接)

食物多樣,合理搭配。堅持谷類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畜禽魚蛋奶和豆類食物。建議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

吃動平衡,健康體重。推薦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主動身體活動最好每天6000步﹔鼓勵適當進行高強度有氧運動,加強抗阻運動,每周2—3天﹔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多吃蔬果、奶類、全谷、大豆。餐餐有蔬菜,保証每天攝入不少於300克的新鮮蔬菜,深色蔬菜應佔1/2﹔天天吃水果,保証每天攝入200—350克的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吃各種各樣的奶制品,攝入量相當於每天300毫升以上液態奶﹔經常吃全谷物、大豆制品,適量吃堅果。

適量吃魚、禽、蛋、瘦肉。魚、禽、蛋類和瘦肉攝入要適量,平均每天120—200克﹔每周最好吃魚2次或300—500克,蛋類300—350克,畜禽肉300—500克﹔少吃深加工肉制品﹔優先選擇魚,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肉制品。

少鹽少油,控糖限酒。培養清淡飲食習慣,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成年人每天攝入食鹽不超過5克,烹調油25—30克﹔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規律進餐,足量飲水。一日三餐定時定量,規律進餐、飲食適度,不暴飲暴食、不偏食挑食、不過度節食﹔飲水少量多次,低身體活動水平下,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毫升﹔推薦喝白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飲料,不用飲料代替白水。

(責編:周婉婷、王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