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點上培訓忙

“如果氣道被異物梗阻,‘海姆立克急救法’可幫助他人脫險,針對不同人群,我們需要以沖擊腹部治療急性呼吸道阻塞的方法,進行‘剪刀、石頭、布’定位,從而達到有效救治急性呼吸道阻塞……”
1月21日下午,在積石山縣大河家鎮陳家村安置點的板房內,一堂免費的護理技能培訓課正在進行,授課老師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生動細致地向學員闡述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具體實施步驟,通過模擬演練,使學員初步掌握了搶救手法和技巧。
“曾經在網上看到有嬰幼兒因嗆奶而窒息。作為新手寶媽,很擔心自己遇到這種情況。這次學習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為我和寶寶多了一份安全保障。”學員馬依莎說。
據蘭州新區金點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授課老師薛銀琳老師介紹,這個培訓班於1月19日開班,共有50名學員,培訓期限為10天。
與此同時,在安置點的另一端,一堂電焊工培訓班的實操課正在進行。
培訓以理論講解和現場指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康縣聯創職業培訓學校校長楊學元結合自身經驗,詳細講解了電焊基礎知識、焊機接法、焊接材料選擇、焊接要領、焊接安全技術以及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和處理方法,重點培訓了平焊、橫焊、立焊等電焊工常用技能。
54歲的馬海比卜和其他學員戴上面罩、手套,拿起工具,有條不紊地開始固定工架、點焊、焊接。現場焊花飛舞,學員們全神貫注地投入到焊接練習中。
馬海比卜是電焊工培訓班的第一批學員。7年前,他在縣城開了一家鐵匠鋪,通過自學和摸索,平時也會為顧客做一些基礎的焊接工作。得知可以接受專業的電焊培訓,馬海比卜第一個報了名。
“通過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相結合,我已經基本掌握了焊接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工藝。老師們專業的授課,糾正了我以前不規范的操作,解決了一直困擾我的焊縫不美觀、接口經常出現斷裂的難題。再有5天我就能畢業了,到時考個初級焊工証,一天能多賺300多塊錢呢。”盤算著以后的好生活,馬海比卜面露喜色。
“目前這裡有兩個班共100人,培訓結束后我們會根據學員的學習情況出具一個鑒定評價証書,並會根據學員意願聯系用工單位。在學員就業期間,我們還有一個跟蹤服務機制,做到培訓、考証、就業全過程保障。”楊學元說。
教技能、供崗位,才能讓受災群眾端穩“新飯碗”。如今,在當地人社部門的協調下,越來越多職業培訓機構來到安置點,為群眾提供免費技能培訓課程。記者從積石山縣人社局獲悉,截至目前,各安置點累計培訓近千人次,涵蓋電焊、家政、護理、中式烹調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