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
2024年04月30日10:22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4月29日,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評選揭曉,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榮獲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為把莫高窟保護好,敦煌研究院幾代人不忘初心、積極探索、不斷創新,逐漸樹立起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典范。作為敦煌文化遺產保護的先鋒力量,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運用創新思維和高科技手段,經過30多年探索研究,在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數字化領域取得一系列顯著成就,示范引領行業發展,成為業界翹楚標杆。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通過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不可移動文物數字化保護關鍵技術標准研究與示范”等10余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在實踐中不斷突破創新文物數字化關鍵技術,逐步建立起科學、規范的絲路文物數字化成套技術與裝備體系以及解決方案,編制了文物數字化行業標准與技術規范,有效推動了文物數字化行業發展,項目成果獲得“甘肅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同時,持續推進科研成果和數字資源轉化應用,先后在新疆、西藏、陝西等9省區市22家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展文物數字化項目實施。2023年,承擔了國際援助項目“援緬甸蒲甘他冰瑜寺修復項目壁畫保護信息提取技術合作項目”,讓“數字敦煌”技術成果走出國門。

該團隊依托文物數字化海量數據資源,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價值,探索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助力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數字敦煌”資源庫中、英文版於2016年、2017年先后上線,首次通過“互聯網+”形式,一舉實現了30個經典洞窟高清圖像的全球共享和珍貴人類文化遺產的“永久保存、永續利用”。2022年,推出全球首個基於區塊鏈的數字文化遺產開放共享平台“數字敦煌·開放素材庫”,向全球開放6500余份高清、權威數字敦煌資源,實現文化資源的安全高效流動。2023年,推出全球首個超時空參與式博物館“數字藏經洞”,在敦煌藏經洞發現百年后,首次以1︰1毫米級比例重現藏經洞,既在虛擬世界實現了藏經洞與“漂泊”海內外出土文獻文物的首度“珠聯璧合”,又讓世界各地觀眾跨越時空限制,感受敦煌文化的浩瀚之美。“數字敦煌”先后入選“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精品案例”“中國-上合組織國家數字領域合作案例集”“國家文物局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十佳案例”。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現有專業技術人員110人,其中35歲以下青年67人,由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和甘肅恆真數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組成,雙方通過“事業+企業”的機制創新,優勢互補,形成“科研支撐產業發展,產業反哺科研創新”的新發展模式,建立了產、學、研、用良性循環的完整體系,有力推動了文物數字化工作,曾獲“2022年甘肅省工人先鋒號”集體。

(責編:周婉婷、王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