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生露凝 新稻炊香(文化中國行)
“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就全國平均而言,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降水減少速率最快、氣溫下降幅度最大的節氣。農諺雲:“寒露到來稻入囤”。寒露節氣,江淮地區的粳稻早熟品種、雜交籼稻,西南地區的晚茬水稻及黃淮海地區的水稻迎來收獲期,東北地區水稻大面積收獲進入尾聲,在金燦燦的稻田裡,收割機馬力全開、往來穿梭,到處是一派年豐時稔的喜人景象。
秋涼時節迎來水稻作物豐收
俗話說“露水先白而后寒”,從白露到寒露,晝夜溫差變大,北方由涼爽向寒冷過渡,南方從暑熱轉為秋涼。水稻喜溫喜濕,是重要的秋收作物之一,寒露時谷殼變黃,干物重達到定值,谷粒水分減少、變硬,迎來收割時節。水稻進入完熟期要及時收獲,一旦枯熟,頂端枝干容易折斷,造成掉穗減產,米粒也可能會出現橫斷跡象,影響口感和質量。同時,寒露節氣,我國大部分地區以晴天為主,雲量較少,有利於水稻的收割、晾晒和儲存。
稻谷籽粒由穎(稻殼)和穎果(糙米)兩部分組成,穎果又由皮層、胚乳和胚三部分組成,水稻在脫殼后加工成的大米,主要就是胚乳,是人們餐桌上的常見主食,是人體能量的重要來源,有利於維持營養均衡和身體健康。中醫認為,大米性平、味甘,歸脾、胃、肺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胃滋陰、清肺解熱、利水消腫等功效﹔濃米湯更是補身強體的日常保健良品。
我們平時說的大米包括三類:籼米、粳米和糯米,它們在口感上的軟糯程度依次遞增,這主要是由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的含量多少決定的:支鏈澱粉含量越高,大米的質地越軟。籼米呈長橢圓形或細長形,也叫“長米”,主產區在長江流域以南,如絲苗米,煮飯時顆粒不粘連,適合做燜飯、炒飯﹔粳米呈橢圓形,主產區在長江流域以北,常見的有東北大米、寧夏珍珠米等,口感軟糯,適合熬粥﹔糯米是乳白色,呈不透明或半透明狀,黏性大,北方人稱“江米”,主產於南方地區,西南少數民族多將其作為主餐食用,但在我國其他地方,則主要用來制作粽子、湯圓、年糕等美食,以及釀造米酒等。
萬載稻作奠定中華文化底色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河姆渡遺址、仙人洞遺址、上山遺址等諸多稻作文化遺址相繼被發現,一批科學研究成果在國際權威學術刊物發表,充分証實中國是世界稻作起源地,並得到國際學術界的普遍認可。
尤其是上山遺址,它完整記錄了水稻從野生、採集、馴化到栽培的連續過程。近年來,中國科研人員借助光釋光測年法,結合碳十四測年法發現:至少在10萬年前,長江中下游地區已有野生稻分布﹔約2.4萬年前,人類開始採集並利用野生稻﹔約1.3萬年前,開始野生稻馴化前的栽培﹔約1.1萬年前,將野生稻馴化為栽培稻,標志著東亞稻作農業的起源。這不僅是中國稻作農業考古的重大發現,更是刷新了全球對中國在世界農業起源格局中的地位認知。
1萬多年的水稻栽培史,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也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底色。中國古代農業的基本格局是“南稻北粟”,宋代以來,水稻成為繼小米和小麥之后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對於人口增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稻作文化已經深入我們的文化基因,在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涉及水稻的多達30余項,佔比約18%。中國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與稻作文化相關的比比皆是,如江西萬年的“稻作習俗”便是水稻耕作與當地農諺、節令、飲食交融一體的生動寫照。
藏糧於技提供穩產增產保障
中國是水稻的故鄉,水稻種質資源歷史悠久、類型豐富、基因優異。1949年至今,我國分別在1956—1957年、1979—1983年和2015—2020年,開展了三次全國性的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截至2023年,我國保存的水稻種質資源達8萬多份。我們耳熟能詳的黑龍江五常大米、江西萬年貢米等均屬我國名米。其中,五常及附近地區盛產的大米因顆粒飽滿、飯粒油亮、香味濃郁而聞名,素有“中國優質稻米之鄉”的美譽。
我國水稻實現了矮化育種、三系法雜交育種、兩系法雜交育種等多重技術突破,從畝產不足100公斤提升至800公斤,單產、總產均居全球首位。中國稻走向世界,離不開我國育種科學家的杰出貢獻:“中國稻作之父”丁穎院士選育出世界上第一個具有野生稻血緣的新品種“中山1號”﹔黃耀祥院士育成第一個半矮稈水稻品種“廣場矮”,開啟了水稻矮化育種的先河﹔“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等培育出“三系配套”雜交水稻﹔石明鬆先生等又讓“兩系雜交稻”技術單產明顯提升。近年來,我國扎實推進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水稻生產在追求高產優質的同時,開始推廣旱地水稻和再生稻,更加注重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推動全球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水稻養活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是影響世界的植物。過去的40余年裡,中國的雜交水稻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當前僅非洲就有20多個國家引進種植,推動多國水稻產量從每公頃平均2噸提升到7.5噸,對於解決發展中國家糧食自給、維護全球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博物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