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用情用力惠民生

——甘肅省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綜述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李永萍
2024年10月10日10:26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悠悠萬事,民生為重。

就業門路更加寬廣,社保日益健全,社會救助更加完善,教育醫療資源更加均衡……一件件、一樁樁民生實事,匯聚民心,關乎大局。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5年,也是甘肅省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民生建設碩果累累的75年。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肅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為民造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傾聽民之意、關注民之憂、化解民之困、改善民之基,不斷將民生領域的“關鍵小事”辦成百姓心頭的“暖心大事”,用實際行動書寫幸福溫暖的民生答卷,推動隴原廣大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夯實就業之基,筑牢民生之本

就業穩,民心安。作為民生之本、穩定之基、發展之源,就業與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甘肅省始終把促進就業作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來抓,全省人社系統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穩就業工作安排,堅持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兜底線,多渠道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連續多年完成城鎮新增就業32萬人以上、年均輸轉城鄉富余勞動力500萬人以上目標任務,全省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今年截至8月底,全省城鎮新增就業25.2萬人,同比增長1.5%﹔全省共輸轉城鄉富余勞動力518.8萬人,其中脫貧勞動力199.3萬人,實現了應轉盡轉。

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也是保就業穩就業的重點群體。省委、省政府連續多年將“支持1萬名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列入為民實事項目,採取省級財政適當補貼、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方式,每年幫助支持1萬名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到企業就業。

西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的張玉娜是今年蘭州市支持2000名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為民實事項目的受益人之一。

“我就業的地方是蘭州大方電子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提供的崗位很符合我的專業和預期。”張玉娜很滿意現在的工作。

日前,蘭州市城關區2024年支持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省市為民實事項目完成。9月初,1080名高校畢業生到131個基層單位工作,從10月起,蘭州市城關區人社局將按照每人每月1500元標准發放生活補貼,補貼期限為3年。

近年來,甘肅省扎實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堅持省外輸轉與省內拓崗雙向發力。同時,通過以工代賑項目、鄉村就業工廠吸納、公益性崗位安置等多種渠道,促進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人社部門搶抓春節后求職用工“高峰期”,大力開展“春風行動”“春暖農民工”等公共就業服務活動,今年1至3月,累計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活動2900多場(次),提供崗位數191萬個,“春運”期間通過包客車、專列(專廂)、包機等方式“點對點”輸轉務工人員11萬人。

為扎實推進就業幫扶,促進就地就近就業,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近年來,甘肅省分類支持鄉村就業工廠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目前全省鄉村就業工廠累計達到2571個,共吸納就業9.4萬人,其中脫貧勞動力3.6萬人。同時,統籌開發管好用好鄉村公益性崗位,創新開發“長城巡護員”等鄉村公益性崗位,促進就業幫扶與長城保護事業等有效融合,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人社部門通過公益性崗位共安置脫貧人口14.1萬人。

兜牢民生底線,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

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的兜底性、基礎性制度安排。

去年年底,48歲的民樂縣洪水鎮新豐村的村民薛飛患了重病,治療花費3萬余元,妻子照顧他的生活,兩個兒子一個沒有穩定工作、一個還在讀書,一家四口生活陷入困難。

今年3月,薛飛向洪水鎮政府提出了救助申請。接到申請后,洪水鎮民政助理員第一時間到薛飛家中進行核查,走訪其鄰居和村干部。經核查,薛飛一家年人均收入超過了當地低保邊緣家庭認定標准,但低於當地上年度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於薛飛后續治病有持續支出,他家符合剛性支出困難家庭認定條件。最終,作為因病剛性支出困難家庭,薛飛一家得到了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

今年6月,薛飛收到了兩筆救助款,其中一筆為11228.22元的醫療救助金,另一筆是5600元的臨時救助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2020年以來,甘肅省全面深化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優化總體設計,先后出台實施了《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實現了社會救助重點從低保群體向低收入群體的擴展,完成了社會救助體系的調整和升級。

民政部門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持續提高保障標准等措施,讓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效顯著。黨的十八大以來,低保對象從417.5萬人減少到187.56萬人,低保人數減少229.94萬人,降幅55.07%,年救助資金從70.7億元增加到116.56億元,增幅達64.9%﹔全省城市低保標准由2012年的3120元/年提高到8400元/年,增幅達169.2%﹔農村低保標准由2012年的1488元/年提高到5580元/年,增幅達275%﹔2024年城鄉特困人員供養標准分別為10920元/年、7260元/年。

目前,甘肅省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以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分層分類救助體系基本建成,開始向系統化、精准化邁進,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制度健全、政策銜接、兜底有力的綜合救助格局,社會救助事業取得顯著成效,有效保障了全省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兜住兜准兜牢了民生底線。

社會保障工作連著千家萬戶、事關民生福祉。

近年來,甘肅省不斷推進改革向縱深發展,在全國率先實施新農保和城居保並軌,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體系,穩步推動更多有條件的集體經濟組織等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從制度層面將城鄉勞動者全部納入養老保險覆蓋范圍。截至今年8月,全省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為2429.14萬人次。

同時,甘肅省取消靈活就業人員戶籍限制,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實現自主選擇參保地、繳費基數、繳費時間、繳費網點,推動基層快遞網點優先參加工傷保險,引導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參保。

甘肅省建立健全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險待遇確定和合理調整機制,穩步提升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水平。截至今年8月,城鄉居民月人均養老金達到158元,失業保險金達到一類區1818元/月、二類區1764元/月、三類區1719元/月、四類區1665元/月﹔工傷保險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供養親屬撫恤金月人均水平分別達到3768元、2752元、1649元。今年7月,全面完成2024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發放工作,惠及全省180萬名退休人員。

醫有所保,增進健康福祉

走進古浪縣橫梁鄉中心衛生院(綠洲醫院),門診大廳寬敞明亮,就醫場所溫馨、舒適,醫護人員正耐心細致地為患者診療。

“現在方便了,身體不舒服,出門走幾步路就能到醫院,這裡環境好,服務也好。”前來就醫的王奶奶連連夸贊道。

這是甘肅省不斷完善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優化現有資源配置的一個縮影。

甘肅省堅持把發展衛生健康事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衛生資源擁有量不斷增加,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斷加強,人民健康水平穩步提升。目前,全省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5267個,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可及性和質量不斷提高,120急救網絡覆蓋所有農村人口。

甘肅省持續深化基層首診“三醫聯動”改革,在全國率先出台《關於全面推進基層首診制度落實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健全基層首診制度,開展萬醫下沉強基層行動,推動專家、基金、患者“三下沉”,促進基層醫療機構就診率、住院率、滿意度“三提升”,激活基層發展活力,全面保障城鄉居民就近享受優質、便捷、高效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翻閱甘肅省醫保的“民生賬單”,一個個暖心變化,記錄著百姓不斷提升的醫保獲得感和持續上漲的幸福指數。

“得病后,每次去醫院看病要花費好幾萬元,有了醫保報銷政策,現在每次隻花費一兩千元。”定西市安定區葛家岔鎮清明村的張奶奶說。

今年75歲的張奶奶,因患腫瘤多次住院治療,治療費用高,現在經過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報銷后,個人每次隻需要支付很少的一部分費用。

張奶奶享受的醫保紅利,是甘肅省醫保部門落實落細醫保惠民政策,不斷推進醫保民生實事讓群眾醫有所保的生動體現。

近年來,甘肅省醫保部門持續推進落實低收入人口參保全覆蓋、資助全落實、待遇全享受“一站式”結算等4項底線性任務,建立健全防止因病返貧致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及時將經三重保障后醫療費用負擔仍較重的患者信息反饋民政、農業農村等部門,聯動實施綜合幫扶,堅決守住不發生因病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農村低收入人口全部納入三重制度保障范圍,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達到90.16%,國家脫貧攻堅后評估考核連續三年反饋甘肅省問題為零,工作成效得到充分肯定。全省基本醫保參保率連續6年穩定在95%以上。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2454.65萬人,參保率為99.58%,位列全國第五。

醫保部門不斷優化完善待遇保障體系,著力健全完善參保繳費、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城鄉居民“兩病”門診用藥保障、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等政策,完成了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並實施,群眾醫療保障水平穩步提高。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整體分別穩定在80%和70%左右。

此外,甘肅省逐步規范統一門診慢特病保障政策,全省累計有2389.96萬人次享受醫保報銷86.02億元﹔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不斷完善,將276.47萬“兩病”患者納入保障范圍,累計減輕負擔9356.15萬元。

多管齊下同向發力,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讓農村學校有更好的食堂,讓農村教師留得住……廣大師生和家長的急難愁盼,是改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也是促進甘肅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內容。

甘肅省教育部門聚焦群眾對教育的急難愁盼問題,協調相關部門,統籌實施“強縣中”“增學位”“建宿舍”“擴食堂”“改廁所”等教育為民實事項目,努力打造教育頭號民生工程。

前不久,在臨夏州和政縣三合初級中學任教的教師楊曉莉、羅建明等搬進了學校新修建的教師周轉宿舍。楊曉莉說:“以前,學校的很多教師在縣城租房居住,路途較遠,如果遇到雨雪天氣往返更是困難。現在,我們都住進了教師周轉宿舍,學習和休息的時間更充裕了,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教育教學。”

安居方能樂教,樂教方能優教。為持續改善和夯實農村地區義務教育階段辦學基礎,穩定鄉村教師隊伍,提高鄉村教育質量,甘肅省連續多年將教師周轉房列為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多方籌措省級專項資金3億元,在全省62個縣區(23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全覆蓋)農村中小學建設教師周轉宿舍4262套,改善近9000名鄉村教師生活工作條件,為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促進農村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創造了“拴心留人”的硬件基礎。

面對群眾關注的“入學難、擇校熱、大班額”等難題,甘肅省全力推進城區學位增補項目,集中力量擴大城區學位供給,全面保障適齡兒童就近入學。在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省級補助資金中切塊10億元,在全省14個市州主城區增補107709個義務教育學位,為解決進城人員子女就學問題走好了教育的“先手棋”。

農村學校食堂條件是師生普遍關注的問題。甘肅省堅持把全面改善農村地區義務教育學校基本辦學條件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舉措,專門從相關項目補助資金中切塊9.3億元,新建、改擴建蘭州新區及全省86個縣(市、區)農村中小學食堂2747個,大幅提升甘肅省農村師生就餐環境,充分營造“整潔、干淨、安全、舒適”的家園式育人新環境。

這些年,甘肅省持續拓寬教師隊伍人員補充通道,統籌實施“國家特崗”計劃、省政府為民實事等教師補充項目,每年補充鄉村教師5000余人,緩解了鄉村中小學教師結構性短缺問題。

發展向前,民生向暖。

做好民生工作,沒有“完成時”,隻有“進行時”。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把一個個民生“難點”變成民生“亮點”,努力讓廣大群眾看到更大變化、得到更多實惠,隴原大地上,民生保障的“底色”會越來越濃,幸福生活的“成色”也會越來越足。

(責編:周婉婷、王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