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河的美麗嬗變
在濃濃秋意的暈染下,水清岸綠的槐樹關河展現出迷人的風姿。漫步在河邊,巍峨雄壯的太子山就在眼前,河兩岸青山綿延,濕地小公園景致婀娜、休閑步道整潔靚麗、河岸景觀帶富有特色,吸引過往行人騎行賞景、拍照打卡……
槐樹關河,又名大灘河,是黃河的二級支流,長度13公裡。槐樹關關口溝壑縱橫、滿目蒼翠,青山綠水與“露骨積雪”的太子山構成絕妙的旅游景觀。槐樹關河流域雨水充足、森林密布、氣候宜人、生態環境優越,包含林地、雪山、草地等多種景觀。春夏之交,槐花盛開,潔白的花瓣散發著淡淡的香氣,讓人陶醉其中﹔秋日裡,百日菊、萬壽菊、馬鞭草競相綻放,成為河畔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騎行在槐樹關河岸,一邊是旖旎的鄉村風光,一邊是清澈見底的河水,可以去河邊大棚採摘新鮮的蔬菜水果,也能在這裡圍爐燒烤、休閑垂釣,我們幾個騎友經常來游玩。”來自蘭州的騎行愛好者陳志遠說。
近年來,臨夏縣以槐樹關河創建“美麗河湖”為契機,建立三級河長責任體系,堅持防洪治理與生態修復相結合、水系整治與宜居環境建設相結合、河道整治與水利景觀打造相結合,探索“水帶地升值、地生金養水”的良性循環發展路子,圍繞“讓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目標,實施了總投資1.1億多元的槐樹關河生態綜合治理工程,新建12.8公裡的騎行道,建設8000平方米的中華歷史文化長廊,打造集觀光旅游、產業發展和水美鄉村於一體的旅游休閑度假區,讓“掬水而用、臨水而憩、依水而興”成為時尚。
“最近幾年,槐樹關河被治理得煥然一新,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河水更清了,兩岸更綠了,河邊的小公園建得很漂亮,我們飯后到河邊散步,小孫子每天都去河邊的騎行道上騎車玩耍!”尹集鎮新寨村村民楊福國高興地說。
從原來的“人人避而遠之”到現在的“人人向而往之”,臨夏縣通過修復藍綠生態網絡、賦能產業體系發展、重塑當地文化品牌、提升綠色服務供給,將槐樹關河流域打造成一條水清岸綠、自然和諧的生態長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