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勢蓄勢,借勢乘勢
——行走在雪域高原(中)
強化錯位分工和協同互補,發揮比較優勢,就能找准在服務和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實現揚長避短、培優增效
南海之濱的魚,養進青藏高原的湖,是不是“天方夜譚”?
對廣東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林芝米林市(珠海)工作組副組長林浩生來說,這可不是“拍腦袋的沖動”,而是經過充分調研、實踐論証的結果,也是高原水產養殖產業化發展的努力嘗試。西藏海拔高、氣溫低,具備豐富的陽光輻射資源、優質的冷水資源,鮮活水產品卻主要依賴外地輸入,種類少、價格還貴。如能自產自銷,填補市場空白,就找到了當地產業發展的突破口。
然而,產業講究水土,必須因地制宜,沿海的成熟模式不能簡單復制粘貼。圍繞“能不能養”“怎麼養”“養什麼”等問題,從冷水魚類養殖到廣溫性經濟魚類養殖,從探索保溫提溫技術到實現智能化控制,從適合高原的“微流水式可控養殖”到專為養蝦研制的“人工海水”配方……一點點求証、一步步探索,當地創新了技術、打開了市場,產自米林的鮮活魚蝦,隔日就能端上拉薩市民的餐桌。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不論是鄉村全面振興,還是區域協調發展,產業的謀劃和布局都是重中之重。早在2011年,習近平同志在林芝市巴吉村考察時就曾指出:“西藏的資源很寶貴,有的是很獨特的,還有很強的后發優勢,人無我有、人有我優,而且今后會更寶貴。”這啟示我們,坐擁資源,更要盤活資源、善用資源,把資源優勢真正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
各地資源稟賦不同,基礎條件各異,如何沉潛內修、深挖特色?這就要學會積勢、蓄勢,“各展其長,走適合自己的振興道路”。朗縣辣椒種植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但主要還以家庭為單位自給自足,很少流向市場。規模小、布局散、鏈條短,怎麼辦?當地開展標准化種植,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研發辣椒佐料、辣椒醬、火鍋底料等產品,實現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基於一方水土,突出地域特點,苦練內功、夯實基礎,才能獲得廣大消費者認可、形成競爭優勢。
資源不能“坐吃山空”,還得善於借勢、乘勢,“跳出本地看本地”。在工布江達縣同吉村,從東北引進的160多隻鹿在這裡順利“落戶”,打開了當地群眾養殖致富的新空間﹔在桑日縣塔木村,來自雲南的葡萄在平均海拔3600多米的高原成功培育,釀造的葡萄酒成為當地的新名片……隨著西部大開放、對口援藏等深入推進,我國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包容性不斷增強,雪域高原的活力更足、機遇更多、后勁更強。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發展新興產業,加快西部地區產業轉型升級。”因勢而動、順勢而為,打開視野來用好當地資源,強化錯位分工和協同互補,發揮比較優勢,就能找准在服務和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實現揚長避短、培優增效。
今年9月,一架C919飛機從海拔約3569米的拉薩貢嘎國際機場起飛,國產大飛機亮相“世界屋脊”。發展無遠弗屆,講究差異性,也要求整體性。既立足自身,發揮比較優勢,也目光四射,形成協同優勢,就一定能畫出協調發展同心圓,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作者為本報評論部編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