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江畔幸福鄉村記

早春的清晨,舟曲縣峰迭鎮狼岔壩村冒起了炊煙,幾棵柿子樹栽種在房前屋后,紅彤彤的柿子高高懸挂,一幅鄉村田園美景躍然眼前。
坐落於白龍江畔的舟曲縣峰迭鎮狼岔壩村在暖陽的照耀下生機勃發,沿著村子的石板橋步行向前,橋下水聲潺潺,橋的左側幾座鋼板箱整齊擺放,打開箱門,一團濃霧瞬間遮蔽了視線,兩三分鐘后,濃霧稍稍散去,一簇簇嬌嫩的菌菇正在茁壯生長。
“這是村子裡打造的金耳智慧方艙,裡面除了種金耳,還種著榆黃菇、滑子菇等菌類。”舟曲縣峰迭鎮黨委副書記、狼岔壩村包村干部鄧衛東介紹道。
一
狼岔壩村位於白龍江高山峽谷百裡風情線的重要節點處,每到夏秋時節,這裡漫山紅柿、遍野黃桃,錯落有致的村院裡香味四溢,但這裡人均耕地僅為0.1畝,當地人守著好風景,過著窮日子。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
近年來,在中組部和省水利廳的幫扶下,狼岔壩村依托大峽溝國家森林公園有利區位優勢,投資5029萬元建成山水廣場、黃桃採摘園、兒童游樂園、觀景台游步道等鄉村旅游項目,逐步形成集景區觀賞、休閑、娛樂、餐飲、黃桃採摘於一體的鄉村旅游新路徑。
如今,狼岔壩村“山水柿家·水美鄉村”的名聲格外響亮。“外地到我們這自駕露營的游客多了起來,好多人在家門口就能就業掙錢,村民們都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狼岔壩村專職化書記劉潤強說。
名聲打響了,基礎設施建設更需加力推進,產業發展也需多點開花。2024年,狼岔壩村積極申報省級文化旅游示范村,引進蘭州市政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投資560萬元實施狼岔壩村農旅融合發展建設項目,投資280萬元實施花卉種植陽光溫室及電商服務中心、70戶庭院經濟項目,為鄉村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們還建成甘南州首家‘鄉村美術館’,游客都可以免費參觀,進一步增強了鄉村文化底蘊。”狼岔壩村黨支部書記仇梅周說。
二
事能做成、能做好,離不開黨員干部的帶頭引導,狼岔壩村常住人口有313人,其中,黨員32人。
依托32名黨員,狼岔壩村黨支部在黨群服務中心設立便民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巾幗家美積分超市和中醫館等各個功能站所,建設有溫度、有色彩、有情懷的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及時解決群眾困難。“在便民服務中心,可以領取養老金,繳納醫療保險,還可以申請低保,村民有啥難事,有矛盾糾紛都可以來咨詢解決。”說起便民服務中心的作用,仇梅周很是自豪。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民,狼岔壩村黨支部推行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黨群服務中心每天都有村干部值班值守,開展各項服務代辦、限時辦結工作,讓群眾少跑路、多辦事。
今年76歲的村民張導生見証了村庄的變化。
“2016年村裡硬化了土路,解決了出行難題,前幾年政府又將村裡的牆和大門都免費粉刷翻修,環境越來越好了。”張導生說。
三
上午10時,狼岔壩村黨支部會議室裡十幾名中小學生正在埋頭學習,幾名大學生正在輔導他們寫作業。
“每到假期,我們都會聯系縣裡各村鎮的大學生,請他們到村子裡輔導孩子們的功課。”舟曲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副主任毛文娟說,“這種形式的鄉村課堂可以讓孩子們學到更多知識,家長們也省力,這也是我們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抓手之一。”
“現在,不只是狼岔壩村,周圍的幾個村子也有家長專門把孩子送過來學習。”省水利廳駐狼岔壩村選調生馬平娥負責村子裡鄉村課堂的管理工作,說起這項工作,她很是開心。
課堂裡,兼職大學生們不但輔導功課,還教孩子們繪畫、寫作,講解安全知識,進行心理輔導等。
如今的狼岔壩村,產業發展如火如荼,鄉村旅游方興未艾,文明鄉風吹拂田野,正向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山水柿家”啟程遠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