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生態

安定區:擦亮生態底色 繪就發展藍圖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楊唯偉
2025年02月26日08:48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安定區 擦亮生態底色 繪就發展藍圖

全流域生態保護上新台階、綠色轉型有新進展、高質量發展有新成效、人民群眾生活有新改善……

這份“成績單”的背后,是定西市安定區持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不懈努力。

近年來,定西市安定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量水而行、節水優先,堅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努力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踐中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定篇章。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行走在安定區關川河沿岸的步道,水面的流光溢彩映襯出高樓林立的霓虹彩燈,為夜晚的安定增添了一抹色彩。

曾經的臭水溝已華麗蛻變為綠色長廊,成為市民茶余飯后的好去處。“吃過飯在這邊轉一下,有樹有水,空氣好,環境也好。”市民楊小英感嘆道。

2024年,安定區持續開展“聚焦小微邊·共建幸福河”行動,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充分發揮“河長+警長”“河長+檢察長”“河長+紀檢監察”等“河長+”平台作用,加快智慧河湖建設,提高幸福美麗河湖建設質量,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數。

這幾年,定西湖公園裡新物種紛至沓來,包括蒼鷺、綠翅鴨、白鷺……從2019年3月開始,白骨頂雞就陸續在這裡安了家,筑巢產卵,繁育后代。

入冬后,隨著天氣逐漸轉涼,一道道白色的身影出現在人工湖上空,安定區迎來了“新朋友”——西伯利亞紅嘴鷗。

藍天白雲間,蘆葦碧波裡,黑白身影在湖水中交相嬉戲,市民們在岸邊觀賞游玩,構成了一幅“有水有草、有魚有鳥、人水和諧”的生態新畫卷。

站在安定區山間的梁峁之上,放眼望去,層層梯田依次鋪展,棵棵雲杉迎風挺立。

曾經,這裡的陡坡地是一片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

為了從源頭上控制水土流失,安定區先后組織實施了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關川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黃土高原水土保持淤地壩建設等19個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形成了以梯田、林草、淤地壩為主的“保水土、調結構、興產業、增收入、促發展”治理開發新路徑。

這些年,安定區著力打造“梯田+馬鈴薯”“梯田+中藥材”“梯田+草牧”“梯田+蔬菜”等多種“梯田+”特色農業產業樣板,創新運用“梯田+”測土配方施肥、節水灌溉、引水上山、水肥一體化等一系列新技術新工藝……

如今,山溝梁峁間綠意盎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真正實現了水土保持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多贏。

在此基礎上,安定區積極引入新技術助力水土保持監測工作,通過安裝先進的坡面徑流監測設備、土壤墒情監測儀器等,實時精准掌握區域內水土保持動態情況,為后續進一步優化治理措施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撐。

安定區重點圍繞農村供水保障、農田灌溉、河道治理、防洪減災等4個方面,加快推進水網規劃建設,強化水利基礎設施運行管理。

昔日黃土變綠洲,天工人巧換新顏。安定區持續守護著一方水土,讓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責編:邵蘭、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