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生態

科學精細管水 從嚴從細節水

——疏勒河灌區多措並舉節水增效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燕茹
2025年02月28日10:17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科學精細管水 從嚴從細節水

在干旱少雨的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灌區,水資源直接關系著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如何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

甘肅省疏勒河流域水資源利用中心堅持節水優先,全面實施節水型灌區建設,不斷提高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2024年,灌區農作物生育期地表水畝均用水量由307立方米下降至287立方米,用水戶地表水畝均水費支出下降約3元,斗口以上渠系水利用率從0.68提升到0.71,灌溉水利用系數由0.602提升到0.610,糧食作物產量提升10%左右,全灌區累計節水3062萬立方米。

大力推進農業節水

玉門市柳湖鎮小康村村民鄭發江是疏勒河花海灌區的用水大戶,也是評選出的節水先進個人。他表示,以前大水漫灌,費時費水,現在分時到戶,通過“一戶盯一戶、下戶盯上戶”的方式灌水,用時大大縮短,用水量少,灌水輪期縮短,灌水定額降低,大大提高了用水效率,灌水輪期從以前的28天至30天,縮短到現在的20天至22天,達到了作物適時適量灌溉。

“去年在我的承包地上確定了4塊試驗田,種植了玉米和苜蓿兩種作物,按照定額灌水和以前的習慣灌水進行對比,兩種灌水方式的玉米和苜蓿產值產量基本相同,定額灌水每畝地節約水量60多立方米,節約水費10元,如果我家都用定額灌水,一年可節約水費500元。”鄭發江說。

農業是用水大戶,也是節水潛力所在。省疏勒河中心深入實施灌區節水行動,創建“百畝實測、千畝示范、萬畝推廣”節水示范區,落實渠道襯砌、土地平整、塑料薄膜覆蓋等常規節水措施,建成大田常規節水面積110萬畝。建立灌區節水考核體系,把農業節水指標納入三個灌區年度工作考核,加大考核力度,督促各灌區深度節水控水﹔建立農業節約用水獎勵機制,制定《農業節水獎勵管理辦法》,充分調動灌區群眾節約用水積極性。

同時緊緊扭住計劃用水這個“牛鼻子”,按照“總量控制、定額管理”原則,科學合理制定用水計劃,將用水量細化到各渠系、各鄉、村(協會),大力推行水量分時到協會(戶),使田間用水管理由“計量到口、計時到戶”向“總量控制、分時到戶”轉變,向配水用水全過程節水邁進。

深入推進工程節水

完善水利基礎設施是節水增效的重要手段。省疏勒河中心堅持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並重,持續完善水利工程體系,大大改善了灌區水利條件,加快實現了從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的轉變。

近年來,在省疏勒河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甘肅農墾黃花農場借助敦煌規劃和大型灌區續建配套項目等,投資4559萬元維修改建渠道16.72公裡,渠道利用率極大提高。農場嚴格落實“總量控制、定額管理”辦法,動員用水戶適度壓減洋蔥、苜蓿等高耗水作物,擴大低耗水和耐旱作物種植比例,大力開展以激光平地、小畦灌、膜上灌、薄澆淺灌、計量到戶、分時到戶、“一戶盯一戶、下戶盯上戶,每畝少灌1分鐘”“蹬埂閉口”等為主要措施的大田常規節水措施。

“如今,黃花農場的畝均用水量由以前的每畝地597立方米降低到每畝地502立方米,產量增產幅度達5%,畝均節本增效100多元。”甘肅農墾黃花農場副總經理楊軒介紹。

為提高灌區灌溉水利用率,省疏勒河中心爭取資金4.31億元,實施昌馬大型灌區“十四五”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項目,改造骨干渠道24條、138.4公裡,改造渠系建筑物371座,有效解決了項目區內14.7萬畝耕地灌溉難的問題,為鄉村振興和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強的水資源保障。

在灌渠維護上,全面落實劃段包干、四季維修等制度,建立落實《水利工程“1+1+N”運行管理辦法》,灌區各級骨干渠道完好率達95%以上,渠道輸水能力和防滲能力明顯提升,斗口以上渠系水利用率從67.9%提高到71.4%。

嚴格落實用水計量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灌區水量計量體系,建成698個斗口水量實時在線自動監測點和274孔測控一體化閘門,斗口水位測量精度從“厘米級”邁向“毫米級”,實現了用水過程精准管理。

加快推進數字節水

疏勒河數字孿生建設是提升疏勒河灌區現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通過數字孿生技術的應用,可實現水資源的精准調度和高效利用,提高灌區的抗旱能力和生態環境保護水平。

按照“全要素、特色化、易操作、可復制”的工作思路,疏勒河中心加快推進數字孿生灌區建設,在昌馬灌區南干渠管理所建成1.8萬畝數字孿生示范灌區,通過建成的農田微型氣象站、土壤墒情監測儀、視頻監控等監測感知設施和田間灌溉智能管理系統等,實現作物精准灌溉。

同時,把灌區水利工程和數字孿生技術有效銜接,把灌區水利工程與高標准農田蓄水池、水肥一體化等設施聯通,不斷完善渠管結合的配水系統,形成“水庫+骨干渠道+高標准農田+數字孿生技術”互聯互通的供水格局,加快構建集水資源智能調度管理系統、田間自動精准灌溉系統等為一體的高效節水區,實現灌區閘門控制自動化、灌溉過程可視化、田間用水精准化、灌區水情透明化。

依托省疏勒河灌區南干渠數字孿生示范區輻射帶動,甘肅農墾飲馬農場推進高效節水智慧農業示范區及高標准農田建設,通過省疏勒河中心數字孿生模型進行放水預演,精准地計算灌溉需水量,實現精准供水,用水准確率達95%以上。

甘肅農墾飲馬農場先后建成高效節水智慧農業示范區6000畝,高標准農田6.9萬畝,地表水蓄水池3個(蓄水量25萬立方米),各類高效節水(滴灌)項目20個,採用高效節水膜下滴灌和水肥一體化技術,實現了節水、增收雙贏。

“農業用水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轉變,畝均節水70%以上,實施‘精准滴灌’模式減少人工澆水費用每畝約40元,膜下滴灌的白瓜子、食葵等作物平均增產率分別為22%和14%,全年預計畝均綜合效益增幅超過300元。”甘肅農墾飲馬農場水管所干部姜安宗說。

(責編:邵蘭、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