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的力量(人民論壇)

寬容,是待人之道,也是社會氛圍。
賽場上,運動員爆冷出局,觀眾仍然掌聲鼓勵,這是對失敗的寬容﹔阡陌街巷,小攤販無意中賣出過期軟糖,在未造成不良后果的情況下,執法者決定免予罰款,這是對無心之失的寬容﹔輿論場上,網友圍繞“熱搜”話題,雖有爭論卻理性平和,這是對不同觀點的寬容。寬容的力量,能讓社會更和諧,讓世界更美好。
事業發展需要涵養活力、積蓄動力,離不開寬鬆的環境,必須用好寬容的力量。
寬容可激發創新銳氣。錢學森曾說:“沒有大量錯誤作台階,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確結果的高座。”創新就是要想前人所未想、創前人所未創,不可避免面臨失敗的風險。社會是否寬容這樣的嘗試,是否鼓勵這樣的突破,至關重要。深圳之所以站上全球科創的“潮頭”,離不開“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城市氛圍,一句“成功為你歡呼,失敗為你加油”,讓多少人奔跑起來去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寬容失敗,能讓創新者氣更昂、膽更壯,放開手腳、勇往直前。
寬容可滋養市場“根系”。前不久,市場監管總局通知,要求對符合條件的首次違法和輕微違法行為採取教育、勸導等柔性措施,創新舉措折射出寬容的治理智慧。放眼各地,哪裡的市場准入門檻低、審批便捷程度高、企業經營“行政成本”低,哪裡的市場活力就旺、發展勢頭就強。反之,如果動輒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甚至搞地方保護、“遠洋捕撈”,市場就不可能有活力。以法治為基礎,最大限度為企業減負,最大程度為企業創造公平的市場環境,才能滋養出壯大的“根系”,生發出萬木競秀的好生態。
寬容可召喚改革干將。推進改革、推動發展,呼喚實干篤行的干部。他們擔當有為時,要給予上升空間﹔他們遭遇挫折時,更要打開容錯空間。改革就要先行先試,可能面臨諸多情況,或闖入無人區遇到新情況,或因缺乏經驗推進不順利,都可能造成無意性過失或探索性失誤。健全容錯糾錯機制,為改革者開綠燈,為實干者兜住底,才能讓黨員干部在沖鋒陷陣時豁得出去、站得出來。
寬容不是無原則的縱容、不作為的放任。科技創新講效率,建立公平的評估機制,才能確保資源用在刀刃上﹔市場監管講法治,寬容必須以法律為依據,不能搞“法外開恩”﹔管理干部要把握好度,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並重才能讓干部干成事、不出事。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培育寬容文化,營造寬容氛圍,必能催生更多行動派、實干家,在全社會形成改革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充分涌流的生動局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