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文博“出圈” 文旅“出彩”

——五一假期甘肅省文化場館迎來“打卡”熱

白永萍
2025年05月03日07:52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到甘肅省博物館探秘絲路文明的獨特魅力,去甘肅省簡牘博物館解碼古代甘肅地區獨特的文化基因,在天水工業博物館見証天水工業的發展歷程……五一假期,甘肅省各大文化場館精心推出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吸引眾多游客“打卡”體驗,“到博物館裡過五一”成了不少游客假日新選擇。

特色展覽受熱捧

五一假期首日,甘肅省博物館裡熱潮涌動,古生物化石、甘肅彩陶、甘肅絲綢之路文明等主題展吸引了眾多游客市民,在這裡開啟一場休閑與文化之旅。

下午3點,辦好入住吃過午餐,渭南游客姜楠便攜一家老小走進甘肅省博物館,直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圖片展。“當下到博物館裡休閑‘打卡’,已經成了我們一家人出行的必選項。”姜楠笑著說,兒子是社區的民族團結“小使者”,所以第一時間參觀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圖片展,接下來,還准備去甘肅絲綢之路文明展廳參觀。

甘肅省博物館網絡中心工作人員陳素嫻告訴記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圖片展將持續到5月18日。

目前,甘肅省博物館有“甘肅古生物化石”“甘肅絲綢之路文明”“甘肅彩陶”“庄嚴妙相——甘肅佛教藝術”“紅色甘肅”五個基本陳列展,還有其他一些臨時展覽,吸引大量游客前來參觀。

同一時間,由武威市博物館聯合嘉峪關城市博物館共同舉辦的“榮耀與輝煌——嘉峪關城市博物館館藏勛章展”也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

“榮耀與輝煌——嘉峪關城市博物館館藏勛章展”於4月29日在武威市博物館展出,將持續至7月15日,共展出“獨立自由”勛章、“八一勛章”等各類勛章、紀念章50枚。

“這裡的每一枚勛章、紀念章都鐫刻著一段歷史,記錄著中國共產黨走過的光輝歷程,給我們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參觀完“榮耀與輝煌——嘉峪關城市博物館館藏勛章展”之后,蘭州游客鄭若楠感慨地說。

主題活動趣味濃

五一假期,定西市博物館青少年活動室內其樂融融,以“非遺傳承 扎染之美”為主題的社教活動如火如荼開展,20多名小學員在社教老師的帶領下,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探秘之旅。

活動通過多媒體展示、實物演示等方式,讓孩子們系統了解了扎染技藝的發展脈絡,對絞纈、夾纈、蠟纈等傳統工藝有了直觀認知。

實踐環節中,小學員們用橡皮筋、木夾等工具,將素白方巾折疊扎結成各種形狀進行浸染。

看著絢麗多姿、花色各異的扎染成品,小學員們連連稱贊,充滿童真的驚嘆聲回蕩在整個活動室內。

“這種‘講解+體驗+創作’的立體化社教模式非常好,讓孩子們在實踐中了解學習了傳統工藝承載的文化密碼。”參加此次社教活動的家長們表示,希望定西市博物館多多組織這種類型的社教活動,用青少年喜愛的方式打開博物館,讓青少年全面體驗博物館裡的奇妙和精彩。

蘭州市博物館裡人來人往,由蘭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蘭州市博物館承辦的“跟著文物游蘭州”“大明風華·古風集市”五一假期系列活動在這裡精彩上演。

漫步院內,古色古香的木質攤位上擺滿了各類文創商品,既有散發著墨香的字帖、雕刻著龍鳳圖案的硯台,也有搭配漢服的發簪、香囊、玉佩等,還有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現場帶領游客沉浸式體驗扎染、剪紙、泥塑等技藝。

“我是第一次在博物館逛古風集市,不僅看到了很多當地的文創產品,還免費體驗了扇面扎染,感覺非常有意義。”來自張掖的游客張喜兵說。

“古風集市上的投壺游戲我非常喜歡,這個風箏就是我用投壺獲得的仿古金幣兌換的。”來自長沙的游客徐邈指著包裡的風箏笑著說。

據介紹,古風集市是蘭州市博物館五一假期系列活動的重頭戲,將持續至5月5日。為進一步提高游客參觀游覽體驗,蘭州市博物館還組織了“蘭博小愛”志願者,為游客提供展廳引導、公益講解等服務。

博物館裡學知識

“簡牘是對我國古代用於書寫文字的竹、木材質載體的概稱,甘肅不僅是近代以來最早發現漢簡的地方,也是百年來出土簡牘最多的地方之一……”五一假期,甘肅簡牘博物館人氣火熱升溫,參觀者絡繹不絕。

“終於打卡了心心念念的簡牘博物館,真是太開心了。作為全國簡牘藏量最多的專題場館之一,不論是館內設計、還是陳展布局,都讓人驚艷。”來自太原的游客朱濤說,這次參觀,受益匪淺,這裡是一個能讓人感受到華夏文明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地方。

“甘肅簡牘博物館真是西北邊塞生活的‘百科全書’,無論是古代的屯戍勞作、候望烽火,還是往來書信、衣食住行,都能從簡牘上了解到。”來自成都的游客盧雯說,兒子喜歡歷史文化,能通過參觀游覽的方式學習歷史、增長知識,機會非常難得。

五一假期,甘肅簡牘博物館還推出了古風運動會、長城守護者、立夏物候課、少年AR探秘等沉浸式文化體驗活動,讓游客在游戲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甘肅簡牘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說,他們將積極探索和構建簡牘的多元化傳播體系,加強對優秀簡牘文化的挖掘和闡釋,多角度、全方位揭示簡牘蘊含的文化精神,讓更多人成為文化傳承的“解碼者”。

走進天水工業博物館,充滿科技感的屏幕和有歷史感老設備形成了跨越時空的對話。在文獻資料、視頻圖片等的綜合展示下,天水城市工業的歷史脈絡逐漸展開。作為全國老工業基地和西北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之一,天水市的工業遺存數量眾多,門類齊全。

“這些寶貴的工業遺產具有顯著的時代特征,承載著一代人扎根西北、無私奉獻的優秀品格,既是最鮮活的教材,也是最好的學習榜樣。”參觀游覽了天水工業博物館后,來自蘭州的游客王文婷說。

“以物講史、以文化人。博物館不僅是展示文物的場館,還是通過展覽、社教、講座等活動,向觀眾傳播知識,傳承文明的重要場所。”天水工業博物館館長馮振文說。

(責編:黃帆、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