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氣象服務讓我們產出好茶”

海曉寧
2025年05月12日08:39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近日,隴南地區的春茶採制接近尾聲。茶樹喜溫暖,但今年入春以來,甘肅省大風降溫天氣頻繁。如何為茶農提供精確的氣象服務、減少氣象災害對茶葉品質和產量造成的威脅,成為隴南市氣象局最關心的事。

“今年氣溫低,茶葉發芽時間晚、長得慢,所以採摘期推遲了10天左右。但氣象部門提供的低溫預警,讓我們及時做好了防凍准備,加上今年雨水好,對產量沒有造成什麼影響。”隴南市武都區馬家山萬畝茶園的負責人張富寶高興地說。

隴南市氣象局縱深推進“三抓三促”行動,持續深化氣象為農服務,創建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及時為當地茶農、果農提供精准的氣象數據支持,助力隴南特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

氣象數據是茶園生態的“晴雨表”。隴南市氣象局依托氣象監測體系,為當地茶園生態提供數據支撐,讓茶園管理更加高效。在隴南市各大茶園裡,智慧茶園系統不僅能實時顯示茶園氣象環境數據,還集成局地天氣預報、環境溫濕度、茶園實時監控畫面等信息,實現統一管理。

在張富寶家的茶園種植區內,記者看到了一套氣象六要素觀測設備,他說:“這是去年市氣象局和市農業農村局在我家茶園安裝的,主要用於研究如何種植出高產量、高品質的茶葉。”這套設備能連續監測採集茶園種植區的溫度、濕度、降水量、氣壓、風向和風速等情況,不僅可以實時動態監測當地環境因子的變化信息,開展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還能對茶園內茶葉生長狀態及農田土壤墒情綜合監測,為茶葉的生長、物候監測、病虫害防治等相關生產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和氣象決策服務。

圍繞“三抓三促”行動抓效能、促發展,隴南市氣象局干部職工主動把本職工作融入推動隴南氣象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除了基礎的生態環境監測服務,還將精細化氣象服務貫穿於茶農的茶葉生長、採摘、銷售等全周期。“從茶樹管理、茶芽萌發,到鮮茶採摘、茶葉炒制,再到產品上市,我們氣象部門致力於為茶農提供精細化服務,提升茶葉品質和口感。”隴南市氣象局決策服務室主任劉麗說。

隴南市有茶園19.51萬畝,茶葉專業合作社100余個。2024年,全市干茶葉產量達1742噸,產值3.17億元。

“隴南春茶一般在3月13日至25日開採,受前期低溫影響,今年開採期較往年偏遲10天左右。”3月中旬,隴南市氣象局決策服務室連續發布兩期特色服務專報,提醒茶農合理安排時間,搶“鮮”採摘,以防芽葉老化,避免因天氣原因導致茶葉品質下降。

資深茶農靳學興坦言:“多虧了氣象部門精細服務,今年我家的茶葉才沒有被霜凍影響,保証了產量和質量。氣象服務讓我們產出好茶。”

(責編:黃帆、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