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甘肅文物數字化保護邁入“百億像素”時代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睿君
2025年05月26日10:37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甘肅科技助力文物數字化保護邁入“百億像素”時代

本屆深圳文博會上,“文化遺產大數據超高精度數字化採集設備”引行業矚目。這件由甘肅科研機構及企業研發生產的設備,可實現百億像素級的文物數字化採集,為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准數據支持。

走進甘肅主題館,甘肅省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甘肅省百草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展區裡的清代《金城攬勝圖》數字化採集過程,吸引了眾多觀眾。

記者看到,由文化遺產大數據超高精度數字化採集設備採集的《金城攬勝圖》數據,經過數據校驗、圖像校正、拼接等多個程序后,將整個數據完整地呈現在一旁的計算機上。而一側的大屏幕上,則滾動播放著《金城攬勝圖》構建活化模型的宣傳片。

甘肅省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張磊向參觀者介紹說:“我們自主研發的平面採集設備,配合超級計算能力,能夠捕捉到肉眼難以察覺的紙張纖維、墨跡滲透等微觀細節,單幅圖像數據量可達5GB。”

據介紹,文化遺產大數據超高精度數字化採集設備可廣泛應用於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重點文物和古遺址科技保護與修復工藝,文物及重要典籍綜合保護修復和數字化,文化創意產業新技術、新產品等領域。該設備利用先進的圖像採集技術和數據處理方法,對文化遺產(如文物、建筑、遺址等)進行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數字化記錄和保存,為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和展示提供翔實的數據支持,為未來的修復、鑒真、分析和重建奠定基礎。

“這是一套完整的國產化平替設備,它在精度、色彩還原度、便攜性等方面與國外一流設備不相上下,曾為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簡牘博物館、中國文博學院、讀者美術社等單位提供了多項數字化服務,並建立了完善的文物數字檔案庫。”張磊說。

目前,文化遺產大數據超高精度數字化採集設備可提供文化遺產數字資源的“採、管、研、用”等服務,形成從數字化採集、資源庫管理到數字資源研究、數字資源應用的完整產業鏈。

仔細觀看過計算機上呈現的《金城攬勝圖》后,重慶參展商胡先生感嘆道:“以前只能看到文物的大致模樣,現在能清晰地看見文物的每一個細節,連紙張老化產生的細微裂紋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甘肅通過持續加大科技與文化的深度融合力度,為文物保護開啟全新的可能。

(責編:高翔、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