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社會·各地

高原蔬菜收獲新希望

臨夏融媒記者 馬尚龍 喬棟明
2025年06月30日11:10 |
小字號

夏日的臨夏縣北部橋寺鄉,4500畝連片高原蔬菜基地如綠色錦緞般鋪展開來,35座鋼架大棚與31座高效溫室在陽光下閃耀。這裡不僅是黃土高原上的“菜籃子”,更成為了群眾奔向富足生活的希望田野。

黨建引領 荒坡變“聚寶盆”

橋寺鄉曾以玉米、花椒為主要作物,發展模式單一。近年來,全鄉以黨建為“紅色引擎”,創新構建“黨建+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通過整合資源,成功引進遠達農業等6家龍頭企業,並建成配套冷鏈物流產業園,一座庫容3000噸的現代化冷庫成為產業鏈的關鍵樞紐。

“我們鄉在保証糧食安全的前提下,集中流轉土地4500余畝,建設高原蔬菜種植基地8個。”橋寺鄉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盧建武介紹說。

2025年,產業發展迎來新的突破,全鄉高原蔬菜年產量達1.3萬噸,昔日的傳統農區正加速蛻變為高效農業示范區。“今年,我們引進了臨夏縣農澤農牧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規模化種植辣椒、西葫蘆等優質蔬菜,實現兩茬豐收,預計產值達3萬多斤,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進一步提升。”盧建武說。

家門口就業 增收路越走越寬

產業發展的成果很快便惠及千家萬戶。蔬菜種植基地常年吸納周圍群眾務工,從事菜苗播種、施肥、除草、採摘及加工等工作,務工群眾每年可增加收入1.2萬元以上。

對於江川村村民張來芳來說,這份工作意義非凡:“大棚離家近,收入也不錯,還能學些種植技術,我很滿意。”技術學到手、家庭能兼顧、收入有保障,這正是眾多和張來芳一樣的村民所期盼的。

高速穿境 鏈接大市場

路通則財通,橋寺鄉的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天地。隨著“蘭永臨”高速公路建設推進,橋寺鄉將精准嵌入“蘭州1小時經濟圈”,推動產業鏈深度整合。發展淨菜加工、預制菜生產,提升附加值,強化冷鏈物流與電商銷售體系,打通市場通道,促進農業與旅游、服務業的融合,打造田園綜合體,實現延鏈補鏈強鏈。通過高速公路,橋寺鄉將把高原蔬菜送進更廣闊的市場,讓產業振興的根基扎得更深,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從傳統農耕到現代設施農業集群,從單一生產到三產融合布局,橋寺鄉通過高原蔬菜,育出一條致富鏈,通過一條高速路,打開一扇機遇門。在黨建領航下,這座農業鄉鎮正全速駛向充滿希望的未來。

來源:民族日報

(責編:黃帆、邵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