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西北灌漠土區新型種植技術模式成效顯著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馬國順
2025年07月15日09:13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西北灌漠土區新型種植技術模式成效顯著

7月11日至14日,由國內農業科研機構專家學者組成的考核專家組,赴武威、張掖、酒泉等地,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西北灌漠土區多樣化種植保墒培肥與產能提升技術模式與應用項目”中的課題三、課題四觀摩考核,一致認為兩項課題試驗設計規范、推廣措施得力,成效顯著。這標志著甘肅省在灌漠土區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據了解,該項目由中國農業大學李隆教授團隊牽頭,重點針對西北灌漠土區集約化種植導致的土壤退化、資源利用效率不高、增產不增收等問題,將傳統作物多樣化種植與水肥一體化、全程機械化等現代農業技術深度融合,構建保墒培肥與產能提升並重的新型種植體系。

專家組實地考察了由甘肅農業大學承擔的課題三研究成果。在武威市涼州區謝河鎮、甘肅農墾黃羊河農場的千畝示范區裡,小麥、玉米寬幅間作模式核心區達6921畝。2024年數據顯示,該模式的作物平均畝產較單作玉米提升18%,畝均純收益增加474.8元,水分與氮素利用效率分別提高20.1%、18.7%,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4.3%﹔“甜糯玉米—馬鈴薯—蔬菜”輪作模式核心區面積19799畝,與連作種植模式相比,作物均產提高17.2%,水分利用效率提升28%,土壤有機質增加6.5%,核心區耕地質量提升1個等級。

由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與節水農業研究所承擔的課題四亮點紛呈。在張掖市民樂縣、酒泉市肅州區的千畝示范區,青貯玉米大豆寬幅間作、小麥淺埋滴灌—麥后復種等綜合技術模式成效顯著。甘肅華瑞農業股份有限公司青貯玉米、大豆寬幅間作總生物產量相比青貯玉米單作增加15.9%,水分與氮素利用效率分別提升15.6%和27.9%﹔酒泉上壩鎮小麥淺埋滴灌—麥后復種示范區小麥籽粒產量提高8.8%,麥后復種作物生物量增幅最高達380.56%,水分生產效率提升超65%﹔三墩鎮玉米套作豌豆模式下,籽粒混合產量較單作玉米增加22.7%,在穩糧的基礎上實現了增收。該課題還研制出3套適配多樣化種植的農機裝備,實現農藝與農機深度融合,核心區耕地質量提升1個等級。

(責編:高翔、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