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區:工會力量托舉幸福夢

當貨車司機在“共享廚房”端上熱飯,當務工人員在“充吧”掃碼為電車續上能量……
一個個微小場景,是金川區工會系統以黨建為筆、以服務為墨,為職工精心繪就的幸福生活畫卷。
堅持“黨建帶工建、工建促黨建”相結合,金川區工會織密建強鄉鎮(街道)、村(社區)、企業“小三級”工會組織體系,並推動政府與工會聯席會議制度常態化。聯合多部門出台一系列專項方案,破解了新領域建會難題。
數字見証力量——新建基層工會36家,1854名職工加入工會大家庭,其中包括770名貨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培育省市級模范職工之家3個、職工小家2個,讓工會組織成為職工風雨中可以停靠的堅實港灣。
全力打造“15分鐘工會服務圈”,讓精准服務像陽光般洒遍每個角落。
金川區聚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續航焦慮”,在智慧物流園區與零工市場建成6個汽車充電樁、4個電動車便民“充吧”。這些智能設施可實現掃碼支付、充滿自動斷電,為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送去“及時電”。
此外,金川區依托金昌市農民工技能培訓基地,舉辦20余期電工、家政培訓助力500余名農民工掌握技能、穩定就業﹔交通樞紐旁的“貨車司機之家”,免費淋浴、休息床鋪、應急藥箱一應俱全,成為長途奔波的“暖心補給站”﹔玫瑰谷勞動主題公園浸潤心靈﹔2家“零工驛站”不僅更新求職信息,更以“共享廚房”解決零工人員就餐難題。
目前,10個工會驛站、5個職工之家、3個母嬰休息室以及國家級、省級、市級職工書屋及便利閱讀站點共同編織了一張覆蓋城鄉、功能多元的立體服務網,讓職工在工作間隙能夠盡享精神文化大餐。
同時,金川區57家企事業單位建立職代會或職工大會制度,53家實行廠務公開。持續加強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建設,創新“要約季”活動,推動簽訂集體合同141份。依托綜治服務中心,構建“法院+司法+人社+工會+N”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機制,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務,為職工挽回經濟損失20余萬元。
保障到位,干勁翻倍。甘肅省勞動模范許正祥扎根鄉村18載,從生豬養殖到肉牛轉型,不僅自己年收入達40萬元,更帶動12戶鄉鄰共同發展。
近年來,金川區培育全國及省市級勞模15名、“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2名,評選“工人先鋒號”集體4個,表彰區級“最美職工”110名。這些身邊榜樣,如星火燎原,點燃了全區職工比學趕超、創新創造的熱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