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文化·旅游

來西安逛機場裡的博物館

本報記者 高 炳文/圖
2025年07月18日08: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來西安逛機場裡的博物館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裡的西部機場博物館展示的出土文物。

“在機場裡,也能逛博物館!”南方游客李宇波來陝西旅游,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5航站樓裡,忍不住感嘆。不遠處,一座恢弘大氣的仿唐式建筑映入眼帘,斗拱飛檐、雕梁畫棟,厚重的歷史感扑面而來。

今年2月,全球首個設置在機場內的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館——西部機場博物館正式開放,引來眾多游客打卡。

抵達機場后,李宇波沒有出站,而是走進博物館一探究竟。核心展區“四方館”正在展覽的主題是“長安·常安——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出土文物與古代長安”,通過上百件珍貴文物“串”起千年歷史。

“這枚魚符,出土於武則天表兄楊全節的墓葬,是他當年出入皇宮的‘門禁憑証’。”聽著講解員介紹,李宇波湊上前,仔細打量這枚銅綠斑駁、不足10厘米長的“楊全節魚符”。“航站樓裡的含‘唐’量,讓人印象深刻。”李宇波笑言。

機場“邂逅”博物館,這場“跨界牽手”,何以發生?

西部機場博物館館長陳瑤告訴記者,2016年起,西部機場集團在規劃、設計“未來的機場”時,初步確定了“人文機場”的理念,“西安文化底蘊深厚,如何選擇合適內容在對應場景進行表達很關鍵”。

隨后幾年,團隊規劃、設計了眾多人文項目,如“華彩霓裳”傳統服飾體驗館、“寄給未來”時光郵局、“舌尖上的長安”美食文化體驗區……而博物館,是“大浪淘沙”后篩出的備選之一。

2021年春節期間,微博上一則消息引發熱議: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范圍內,勘探發現各類遺跡4600余處,包括古墓葬3500余座,遺跡數量和規模非常巨大。在“機場擴建秒變考古現場”熱搜話題下,不少網友提議:“在機場建個博物館吧”。

“網友的心聲、我們的追求,在這一刻‘雙向奔赴’。”陳瑤說,經過幾年建設,總佔地面積6400平方米的博物館裡設有四方館、珍寶館、臨時陳列展等,除了展示在機場建設過程中出土的文物,還展出了國家一級文物秦公镈,吸引了不少游客。

走進T5航站樓發現,博物館設置於安檢外區域。在西部機場博物館運營管理辦公室負責人侯超看來,旅客來機場,出行的需求是第一位的,文化體驗是輔助性的、服務性的。

“對一個著急趕飛機的旅客而言,博物館的設置對其出行沒有任何影響。博物館是‘錦上添花’,把‘錦’的底子打好是我們的第一考量。”侯超介紹說,設置於安檢外區域,還考慮到非乘機旅客的需求,“周邊村民、本地市民、文博愛好者等,我們都歡迎。”

博物館主打“小而美”,也契合了乘機旅客的實際。“我們會建議旅客,參觀全程規劃在15至30分鐘較為合適。館裡也貼出標識,提示旅客合理安排時間,避免誤機。”侯超說,有不少旅客第一次沒來得及逛博物館,第二次坐飛機時,專門預留出時間來參觀。“不久前,一個新疆旅行團去上海,專門選擇在西安中轉,來博物館打卡體驗”。

如今,進入西部機場博物館參觀的市民游客,平均每天約1600人次,高峰時達到3000人次。“在緊張的旅途中停留一刻鐘,走進博物館,‘遠赴人間驚鴻宴,一睹長安盛世顏’。”侯超說。

(責編:高翔、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