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河西走廊節水農業顯成效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馮寶強
2025年07月20日08:16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河西走廊節水農業顯成效

七月的河西走廊,麥浪翻滾、辣椒紅透,一場聚焦“節水豐產”的科技盛宴正在田間地頭展開。7月14日至18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河西走廊主要糧經作物節水豐產優質與適水種植技術”項目中期觀摩推進會如期舉行,來自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甘肅省農科院等省內外的專家學者與農技人員齊聚在武威、金昌、張掖、酒泉等地的試驗田裡,見証干旱區農業的“智慧答卷”。

連日來,專家團隊的足跡遍布武威市涼州區、古浪縣、民勤縣,金昌市永昌縣,張掖市甘州區、高台縣,酒泉市肅州區、瓜州縣及嘉峪關市等地,深入小麥、玉米、辣椒、甜瓜等試驗示范基地,實地查看高效節水栽培模式、智能灌溉設備精准調控水量、“土壤蓄水增容”等節水技術在田間的應用實效。

河西走廊是西北糧倉的重要一環,但水資源短缺一直是“緊箍咒”。長期以來,這裡面臨作物需水與供水“錯位”、用水效率低、產量與品質難兩全、農業可持續性承壓等難題。針對這些問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河西走廊主要糧經作物節水豐產優質與適水種植技術”項目打出科技“組合拳”:通過多源數據實時監測作物需水,讓“何時澆水、澆多少水”有了精准答案﹔借助高通量表型技術,快速鎖定作物“耐旱基因”,研發適配的調控制劑與設備﹔構建“水分-產量-品質”耦合模型,實現“節水不減產、豐產更優質”的智能決策﹔同時深耕農藝節水技術,優化區域種植結構,讓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都發揮最大效能。

“我們不僅要讓土地多產糧、產好糧,更要讓每一方水都產出最大效益。這些技術接地氣、能落地,是干旱區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省農科院項目負責人杜少平研究員介紹,項目將持續深化成果轉化,力爭讓節水技術覆蓋更多田塊,為河西走廊乃至全國干旱區農業“節水增效、藏糧於技”提供堅實科技支撐。

(責編:高翔、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