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慶豐收 共促和美
蘭州市舉辦多種形式活動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

金秋九月,秋收的畫卷徐徐展開。金城大地瓜果飄香、羊肥牛壯,“豐”景如畫。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蘭州市各縣區、蘭州新區及各單位舉辦具有不同特色的活動,迎接農民的節日,共享豐收喜悅。
蘭州新區:
豐收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9月23日,正值中國農民豐收節,蘭州新區秦川鎮2025年農民豐收節暨第二屆農民運動會在鎮文化廣場隆重開幕。
文藝表演環節成為展現新時代農民精神風貌的生動窗口。當日,圓夢藝術團、祥合元鼓舞藝術團帶來的《龍魂》《天下第一鼓》,鼓聲激昂雄壯,敲出了秦川人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本地歌手楊言泉演唱的《就戀這把土》,用質朴歌聲傳遞對家鄉土地的深情眷戀﹔金鳳凰舞蹈隊的《醉美故鄉》,以優美舞姿展現鄉村宜居風貌﹔琴之韻藝術團的紅歌聯唱,抒發了群眾感黨恩、跟黨走的真摯情感。
廣場北側的“豐收成果展”更是人頭攢動,優質農產品、農業科技成果和傳統農耕技藝體驗項目,全方位呈現著農業發展的新成效。
與此同時,男子籃球、15人制拔河、廣場舞展演等農民運動會項目同步開賽,賽場內外歡呼聲此起彼伏,展現著新時代農民的活力與風採。
在蘭州新區上川鎮,2100畝麻豌豆田中飽滿的豆莢在風中輕語,奏響一曲豐收的樂章。
今春,返鄉新農人達朝鑫採用“訂單種植”模式,在上川鎮首次規模化種植麻豌豆。通過現代農機全面替代傳統人力,從精准春播到高效秋收,種植效率大幅躍升。如今,麻豌豆畝產穩定在400斤,以每斤4元的保底價收購,不僅顯著提升了土地價值,更通過訂單鎖定了豐厚的回報。
這片麻豌豆田,是秦王川沃土豐饒潛力的生動印証,更是科技農業澎湃動能的有力彰顯。它見証了上川鎮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積極探索與實踐,為當地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也為和美鄉村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記者 李 昕)
城關區青白石街道
共赴多彩田園盛宴
城關區青白石街道瓜果飄香、稻谷歸倉,處處鋪開秋收畫卷:串串紫瑩瑩的葡萄已然熟透、紅彤彤的蘋果挂滿枝頭、綠油油的蔬菜青翠欲滴,共同構成了這個秋天的亮眼色彩。
城關區青白石街道青石灣村,全村共種植蘋果110畝,以紅心蘋果為主要品種,畝產值穩定在7000元至8000元。
走進果園,一個有趣的現象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同一棵蘋果樹上竟挂著兩種顏色的果實。果農王總寶解釋道:“樹上是我們原有品種和嫁接的新品種‘瑞雪’。嫁接是為了觀察它在本地的適應性,如果表現好,將來會大規模推廣。”他隨手摘下一顆紅心蘋果現場檢測糖度,數值高達15.6。一旁品嘗的顧客也連連稱贊:“適口性特別好,蘋果香和清甜完美融合,適合大多數人的口味!”
登上山頂俯瞰,青石灣村成片的白色大棚格外顯眼。青白石街道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大棚裡種滿了葡萄,總面積達420畝,以巨峰和戶太8號為主。果農楊菊英種的正是巨峰葡萄,“每畝能產4000到5000斤,收購價一斤5.5元。”她自豪地說。
除了蘋果和葡萄,青白石街道還種有130畝蔬菜。放眼望去,菜地裡紅綠交錯,生機盎然。在一處採摘小油菜的大棚裡,大家各司其職,採摘、捆扎、擺放井然有序。果農王雁有6個蔬菜大棚,種著小白菜、空心菜、油菜、菜心等綠色蔬菜。他說:“就說空心菜,一個3分地的大棚能產1200斤,上一茬光這個棚就收入3000元左右。從4月開始種,一茬40天左右,一年能收六七茬。”(記者 顏 娜)
安寧區
助農促銷回饋鄰裡
日前,安寧區供銷社聯合區農產品直銷點,共同舉辦“供銷助農·新鮮直達”慶祝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及鄰裡回饋促銷活動。
在農產品展示展銷區,新鮮、質優、價廉的香蕉、人生果、菠蘿蜜、紅心火龍果、秋月梨、陽光玫瑰等各類豐富蔬果集中亮相。沉浸式的展銷場景為大家傳遞了豐收節的喜悅,吸引不少居民駐足選購。此次活動中,各類蔬菜水果價格較平日均有不同程度優惠,活動將持續至國慶節前夕結束。(記者 彭美姣)
市供銷社
讓“甘味”魅力走進千家萬戶
9月23日,市供銷社慶祝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供銷集市助農直通車銷售便民消費活動在七裡河區小西湖公園南廣場舉行。現場“甘味”“蘭供”系列15類400余種農產品集中展銷展示,讓田間地頭的新鮮蔬果、特色雜糧等以最短路徑、最優價格端到市民餐桌,讓豐收的喜悅傳遞給千家萬戶。
冬果梨膏、百合酥、牛羊肉、蜂花粉……活動現場,豐富多樣的農副產品琳琅滿目,吸引廣大市民朋友爭相選購。
“活動真是太精彩了,農特產品很豐富,我買了梨膏、羊肉、玫瑰桃膠等,物美價廉,為我們帶來家門口的便利和實惠,嘗到了豐收的甜頭,希望這樣的活動多舉辦一些。”市民蔡女士高興地說。
活動以“慶農業豐收 享美好生活”為主題,由市供銷社主辦,七裡河區供銷社、市農副土產日用雜品公司承辦,為期兩天,通過線上線下產品展銷、電商直播、現場推介品鑒等形式,宣傳推介蘭州農特產品,“蘭供”品牌,助力“甘味”出隴。其間,將舉辦多場線上線下展銷活動,組織多趟助農直通車直達社區,用“一站式”採購體驗破解流通難題,讓農民朋友實實在在鼓起“錢袋子”。(記者 馬艷玲)
市農廣校
新農人展示新本領
甘肅省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現場,蘭州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電商班、鄉土文化能人班的一批學員格外吸睛,大家或開啟專場直播帶貨模式,或現場展示各類文化技藝,用各自擅長的方式來慶祝今年豐收節的到來。
“家人們看過來。這是咱們蘭州本地的軟兒梨,潤肺止咳,酸甜可口。今天在豐收節現場,給大家爭取到了最大福利。”電商直播區,市農廣校電商班的學員牛守權拿著軟兒梨對著鏡頭介紹著。他說:“今年豐收節前夕,市農廣校組織我們進行了培訓,學到了很多‘干貨’,今天在梨園直播,觀看人數比之前翻了一番。”在非遺展示區,剪紙、古建筑榫卯結構、面塑、皋蘭鐵芯子微縮模型……一件件精美的非遺作品,也都出自學員之手。他們現場展示技藝,並與觀眾互動交流,讓更多人感受蘭州鄉土文化的獨特魅力。
據市農廣校校長郁興菊介紹,2025年全市計劃培育高素質農民1141人,市農廣校承擔了其中290人的培訓任務,佔到了全市總任務的25%以上。截至目前,已有26名學員開通了自己的電商店鋪,部分學員的短視頻賬號粉絲量突破萬人,農產品線上銷售額穩步增長。鄉土文化能人培訓班旨在依托蘭州市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挖掘和培養本土非遺人才,通過邀請專家授課、搭建展示平台、對接市場資源等方式,幫助非遺工匠提升技藝水平,拓寬發展渠道。目前,培訓班已培養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鄉土文化人才40人,多項非遺技藝在數字化、產業化上有了新發展方向。(記者 安 娜)
來源:蘭州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