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文化·旅游

家門口品文化大餐,跨區域舞台精品展演

流動的藝術,聯動的長三角

本報記者 曹玲娟
2025年10月20日12:5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流動的藝術,聯動的長三角

第二十四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首趟分會場專列——G8981次復興號列車從上海南站啟程,拉開了今年長三角以藝術節為紐帶、深化文化與旅游協同發展的大幕。

作為國家級藝術節,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不斷增強“服務長三角,輻射全中國”的平台功能,利用資源優勢加強區域文化藝術合作交流,打造兄弟省市雙向奔赴的“文化樣本”。

流動的藝術,聯動的長三角。活動匯聚上海、江蘇無錫、安徽合肥、浙江南潯四地文旅與鐵路系統力量,通過“專列+藝術節”的形式,讓長三角文化交流與旅游消費更好匯流。首批搭乘專列的旅客王女士分享體驗:“這次買了套票,既能去無錫看演出,還能順路游太湖。”

一直以來,藝術節持續輸送國內外優質演藝資源,點亮分會場,讓長三角觀眾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國際水准的藝術盛宴。本屆藝術節繼續在江蘇、浙江、安徽三地設立分會場,以優質演藝資源賦能長三角一體化。

青瓦白牆,碧波古橋。10月11日晚,第二十四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浙江南潯分會場——2025南潯國際親子文化藝術季拉開帷幕。“今年特意帶孩子來,沒想到古鎮裡藏著這麼熱鬧的藝術節!”來自浙江杭州的王女士說。本屆南潯藝術季“草坪藝游現場”“古鎮巡游嘉年華”等項目,為親子家庭帶來可參與的沉浸式藝術體驗。

“草坪藝游現場”打破傳統劇場邊界,將運河畔的草坪打造成戶外藝術展演和互動的空間。爵士樂藝術家的小號聲伴著輕柔的運河晚風,漫進人們心裡……在這裡,藝術是可以全家一起參與的快樂體驗。

“古鎮巡游嘉年華”則打造“一步一景、一景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帶領特色展演方陣,與觀眾親密互動﹔國際藝術家團隊穿梭水岸街巷,與往來游客不期而遇﹔烏篷船上,演員唱起江南小調……

“以前要去上海、北京才能看到的國際演出,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南潯本地居民吳女士說,藝術季讓家鄉成為“藝術打卡地”,她計劃與父母和孩子看完所有演出。

藝術節也邀請各地作品到上海演出。浙江的舞劇《東方大港》、甌劇《張協狀元》,安徽的黃梅戲《徽州往事》、廬劇《鐵面無私》,江蘇的錫劇《涓生之路》等,從分會場“流向”上海,進一步促進區域文化合作。

10月18日,“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在上海美術館拉開帷幕。從東西方藝術對話到嶺南畫派創新,廣東美術百年間的積澱與成果呈現在觀眾眼前。展覽還將舉辦嶺南文化藝術名家大講堂,並設置嶺南非遺體驗區,多維度展現嶺南文化生活。

展覽是第二十四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周的一部分。文化周通過舞台精品展演、美術大展、非遺展示、國際演藝交易等多元內容,呈現大灣區文化的多元魅力,深化粵港澳大灣區與上海及長三角地區的文化互動。

來自粵港澳三地的原創舞台劇目亮相,涵蓋舞劇、粵劇、雜技劇、話劇等多個藝術類型,共同勾勒出粵港澳大灣區文藝的融合創新。

舞劇《英歌》將非遺融入現代舞台藝術,講述關於家國情懷與成長的動人故事﹔大型新編古裝粵劇《雙繡緣》融合粵劇與廣繡兩項非遺﹔話劇《唔講得》由香港演員葉童領銜主演,《布蘭詩歌》由香港芭蕾舞團和香港管弦樂團聯袂呈獻。澳門多媒體偶劇《虫虫的倉鼠》構筑出繽紛童趣的舞台世界。

澳門文化局演藝發展廳廳長郭妙瑜介紹,去年澳門文化局推出本地演出委約制作計劃,選出了多部澳門原創文藝精品,多部作品將赴上海參與推介會活動,呈現澳門優秀演藝力量。

文化周還將把醒獅、英歌等富有嶺南特色的非遺帶到上海的展館、商圈、美育空間等,與上海市民近距離互動。

(責編:高翔、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