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保护,古建筑易成危房,摇摇欲坠。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任何建筑都需要人气,需要融入生活,否则必然会在缺少日常维护中逐渐衰败
古城的价值就在于一个“古”字,是时间赋予了古城难以替代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新建筑再怎么仿古,也不可能具备这种价值。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新旧不一的建筑与街区是城市的年轮。一座历经千年的城市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也是文明不断延续的象征。但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一些地方拆掉了古城,改造了古街,导致凝结其中的历史文化信息湮灭流失,看上去整齐干净,却成了“没有过去”的地方。
对于古城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急功近利、草率决策,这是导致大拆大建、拆真建假等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保护,古建筑易成危房,摇摇欲坠,当然就谈不到开发利用。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对古城中的建筑不能像对待古董一样,修好了不能碰。任何建筑都需要人气,需要融入生活,否则必然在缺少日常维护中逐渐衰败。没有保护的开发利用是破坏,没有开发利用的保护是保守,只有兼顾保护与开发利用,才能使古城古街永续发展。
保护与利用取得平衡,既需要敬畏和尊重历史文化,也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不少城市在古城改造中急于求成,有的地方在规划尚未通过的情况下就开工,但古城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改造也不可能在旦夕之间完成。不少例子都说明,做好古城改造要下一番“绣花功夫”:通过严谨细致的调研,摸清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底数;科学制订规划,为古城改造提供依据;充分考虑现有居民的生活需求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古城古街原有功能与城市的对接,使古城古街在改造后不失人气,融入城市、融入生活……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彻底摸清情况后才能着手。否则,率尔操觚的后果往往是破坏。
只有坚持真实保护、整体保护、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古城古街才能焕发新生机。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11日 12 版)
甘肃兰州一中考点内,考生正接受安检。(王文嘉 摄)
2019年全国高考拉开帷幕 6月7日上午,2019年全国高考拉开帷幕。据悉,甘肃省今年参加普通高考统考考生共计217707名,比去年减少7933人。 据了解,今年甘肃全省共设15个考区…【详细】
甘肃兰州:384辆“金城快骑”护航高考 人民网兰州6月7日电(高翔)记者从兰州公安交警部门获悉,高考期间,兰州公安交警加大警力投入,全市12个交警大队安排部署1400余名警力、384辆“金城快骑”、4…【详细】
甘肃21万余名考生参加高考 高考首日平稳有序 人民网兰州6月8日电 (魏怡)6月7日,2019年全国高考拉开帷幕,甘肃21万余考生步入考场,迎接人生“大考”。今年,甘肃参加普通高考统考考生共计217707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