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大地变绿洲

余新晓 贾国栋

2020年03月03日09:0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干旱大地变绿洲

我国干旱地区面积大,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三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的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重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随着全国植被恢复与重建工作的全面开展,如今,提高干旱地区植被管理被提上新的议程。专家建议,未来植被恢复与重建应充分发挥自然修复的力量,从“幼”管到“老”,实现植被质量精准提升;应分区施策,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促进为辅,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一保护;创新林地管理机制,利用荒山荒地集中连片植树造林,允许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发展林下经济、生态观光旅游、森林康养等环境友好型产业。

久旱逢甘霖

我国干旱缺水地区大部分集中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占中国陆地面积的42.4%。由于降水偏少导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使得该地区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存在土壤侵蚀、沙尘暴、土地盐碱化、局部洪涝灾害等生态环境问题。为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大面积恢复植被。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先后实施“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重大林业生态工程,全国森林覆盖率也由建国时的8.6%提升至目前的22.96%。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黄河中上游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显著,入黄泥沙持续减少,一度出现黄河水变清的现象,黄河的水不“黄”而“绿”;河北坝上地区是“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要阵地,工程实施以来,坝上地区乃至首都北京的沙尘天气发生次数由以前的“一年多次”到近年的“多年一次”甚至“多年零次”,“吃土”情况基本销声匿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是典型的受风沙危害的干旱区,其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据2018年的报道数据,治理面积已达6460平方公里,绿化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发生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巨变。

林水要平衡

然而,由于初植密度普遍偏高、植物种选择不适宜、“重乔轻灌草”、后期抚育管理薄弱等历史原因,造成一些干旱地区径流减少、造林成活率低、土壤干化、“小老头树”、植被退化等问题,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难以得到持续有效发挥。

坝上地区以杨树为主体的防护林曾发生大面积“枯梢”、死亡等退化现象,成片杨树变成了“秃顶”“光头”;北方风沙危害区由于存在“整个沙丘都铺满植物才是最好的固沙、又宽又密又长的林带才宏伟”的认识误区,导致人工植被大面积退化甚至死亡,地下水资源消耗严重,破坏了局地生态系统的水平衡,致使风蚀没有得到有效持续遏制、土壤难以恢复。

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忽视了干旱缺水地区植被恢复重建的需求与有限水资源量间的矛盾,且植物种筛选缺乏科学依据。植被生长需要水分,但有限的水资源只能“供养”有限和适宜的植被。

对此,有专家指出,应根据区域的水资源量计算出其能承载的植被覆盖率,即林水平衡,明确水资源承载力是植被恢复与建设规模隐形的红线和限制,做到适地适树,并依此设计出结构合理的、符合功能需求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方案和植被分布格局。

量水才能行

干旱缺水地区植被与水资源承载力关系也是学术界一直以来研究的重点。植被恢复与重建的水资源承载力属水分制约型植被承载力,它是指在较长时期和特定条件下,当植物根系吸收利用水分(主要来源为土壤)消耗量等于水分补给量时,所能维持指示植物群落健康生长的最大数量。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即为雨水资源中补给土壤的部分水量维持植物健康生长的最大数量。

为科学开展干旱缺水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工作,应当以当地的水资源承载力为约束条件,做到“以水定绿、以水定林、量水而行”,同时要摒弃以往“重视乔木而轻视灌草”、“任何条件都应长满植被”的陈旧和不科学观念,坚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荒则荒,宜沙则沙”为原则准绳,才能真正实现干旱缺水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可持续进行。

河北省张北县是“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要阵地,是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的重点区域,是沙尘入京的重要路径。这里,挺拔的杨树行列整齐、绿树成荫,风景无限。然而,2000年后,大片大片的杨树曾出现退化、死亡现象,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2014年,国家启动了张北县退化林改造试点项目,将死树伐掉重栽,采用樟子松、沙棘乔灌木结合的方式造新林;仍能再生的,贴地栽树,将树根覆土埋桩,并铲断原树部分根茎,促使根蘖萌发新的植株,等到来年从萌蘖枝条中选择2-3根优良植株进行培养。如今已经焕发了新的生机,樟子松和沙棘长势良好,而新萌出的杨树有的已经长得齐人高。

宁夏彭阳县地处宁夏东南旱塬,干燥少雨,蒸发剧烈,种树很难成活。在这里,人们发明了“88542”水平沟集雨植树造林技术,所谓“88542”,就是在黄土高坡上,沿等高线开挖深80厘米、宽80厘米的沟槽,用翻出的生土,在沟外侧筑高50厘米、宽40厘米的拦水埂,再将沟内侧120厘米范围内的表土回填,形成沟面外高内低、沟里宽2米左右的植树小梯田。然后,在回填到沟内的疏松表土上栽植山桃、山杏、沙棘等本地耐旱树苗,在沟外侧埂坡上种植以柠条为主的抗旱树种护坡保土。他们利用水窖将雨水留住,不仅实现了自动浇灌树木,而且能防止水土流失,是山水林田湖草共同体系统统筹治理的一个典型体现。

“举目远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这首歌谣所描述的地方,是昔日的甘肃省民勤县。民勤县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年均降水只有100多毫米,而潜在蒸发量高达2000多毫米。民勤县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充分考虑沙区水资源承载力,采用低覆盖度治沙理论,植被覆盖度维持在15%—25%,采取单行一带、两行一带、多行一带、网格等治沙模式,营造了适宜当地自然植被覆盖度的固沙植被,既保证了固沙植被健康生长,增强了沙地、林地的生态功能,又降低了固沙工程的建设成本约30%-60%,实现了固沙植被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以自然为师

随着全国植被覆盖率稳步提升,以往多注重营建而轻视建成后经营与管理的做法急需转变。专家建议,未来植被恢复与重建应重点放在对已有植被的提质增效上,以植被的整个生命周期为计划对象,从造林建群、幼林管护、抚育调整、主伐利用到再次更新的整个培育过程,规划设计各阶段经营技术和处理安排的整体经营技术,并在林分层次或小班水平上以同时实现森林的生产供给功能、生态调节功能、文化服务功能和基础支持功能中任意2个及以上功能为经营目标开展多功能全生命周期的经营与管理;

其次,要以自然为师,不追求改造自然,充分发挥自然修复的力量,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以及生态区位重要性、自然恢复能力、生态脆弱性、物种珍稀性等指标,确定植被恢复与重建区域,分区施策,采取封禁/封育管理,逐步使植被恢复到一定的功能水平,最终达到自我持续状态;

第三,构建格局合理,结构适宜,功能协调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确定不同空间尺度基于水资源约束的林草植被分布格局,提出不同空间尺度乔灌草水平衡的林草资源配置方案,合理配置林草植被比重和空间分布,建设林水平衡、林水相宜的植被防护体系;

最后,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合理安排公共财政投入,逐步完善营造林种草补助和森林抚育补助政策,探索实行先造后补、以奖代补、购买服务、以地换绿等多种方式。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开发林业金融产品。创新林地管理机制,在保障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允许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发展林下经济、生态观光旅游、森林康养等环境友好型产业。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3月03日 第 08 版)

(责编:焦隆、周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