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 来这看环境

——西固城街道玉门街北社区居民的“微幸福”掠影 

2020年09月02日09:39  来源:兰州日报
 
原标题:小康不小康 来这看环境

孩子们在社区学画画

小区里老人悠闲地读杂志

社区美丽一角

包粽子

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对精神层面有了更多需求:小区里能看到更多的绿,更多的活动空间,以愉悦身心;生活服务更方便、人际关系更融洽……点点滴滴,都是迈向小康路上的生动注脚。日前,一场秋雨过后,记者迎着暖阳,走进兰州市西固城街道玉门街北社区,描摹、记录该片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捕捉幸福瞬间。

环境美了心情好了

“小康不小康,看看我家的环境就知道啦。”8月18日,53岁的徐学花热情地将记者迎进家门,家里养了很多花,窗明几净,立在阳台,窗外就是一个小花园。徐学花说,清晨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扑面,花园满眼的绿映入眼帘,一到春天,开着各种颜色的花特别漂亮,令人赏心悦目。

谁能想到,景色优美的小花园在二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大片荒地,荒草丛生,还有很多野猫,吵得人睡不成觉。徐学花所在的小区是兰州石化厂前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但干净整洁。一场秋雨过后,小花园、小广场有不少居民出来晒太阳,老人在读杂志,小孩子满地嬉闹奔跑。记者沿着小区走一圈发现,新装了路灯、摄像头,步道进行了刷新、健身器材换新了,小区焕发着光彩。“经过精心管护,现在小区变漂亮了,变安全了,我们的心情也美了!”徐学花说,退休后踢键子、跳广场舞、打牌、炒股票,回老家看看父母、出去游玩儿,对于目前的生活,她很知足,激动地拍着胸脯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大家安居乐业,生活丰富多彩,感恩现在的好日子!

“社区党组织的服务能力要体现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上,把居民身边的小事实事办好,”玉门街北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宗国慧对记者说,社区绝大多数居民为兰州石化公司职工和退休家属,整体素质较高,对精神文化生活有更高需求。近年来,玉门街北社区和物业共建共治,优化改善居民健身广场,更换健身器材,大大改善了社区人居生活环境,使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办事快了心里暖了

“我在这里住了30多年,期间有几次搬家的机会,但我没舍得搬,”家住兰州石化厂前小区的岳秋菊说,这里的一草一木皆可唤起情感,安土重迁的另一原因在于,社区的大环境很好,就像一个大家庭,邻里和睦,社区服务贴心,办事方便快捷。有什么大小事儿,家里停电了,漏水了,暖气不热了,或者楼道的灯不亮了,卫生不干净了等等,给社区打电话,也可以通过社区加的APP反馈给‘驿管家’。“问题不论大小,能够得到及时的回应和解决,这让人倍感暖心。”岳秋菊对社区加线上服务平台赞不绝口。

“在社区加的APP上,可以及时查看社区的通知公告,在线反馈对社区的意见,还可以实现在线报修、报事,老百姓有什么大小事在线反映,驿管家看到后处理解决,”宗国慧对记者说,驿管家大多由社区的工作人员兼任,社区每100至120户配备1名“驿管家”,共配备了22名驿管家,线上线下联动,打造便民服务圈,以“微服务”疏通基层社会的“毛细血管”、改善基层社会“微循环”,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

记者感言

采访中,玉门街北社区党总支部副书记王顺芳带我一路走,一路看,小区里的居民看到了她,热情地打招呼。从这种亲切、热络的感情中,我看到了融洽的党群关系。

徐学花性格爽朗,而且还很热心。疫情期间,她主动请缨,和社区、物业的工作人员一起值守岗位,测温登记,做了大量宣传工作。对此,她呵呵一笑,“我在小区住了30多年,很多住户家庭情况都了解,做起工作来也方便,大家也很配合,”言语之间,浓浓的邻里情流露出来。

岳秋菊喜欢狗,养狗十来年了,每天出来遛狗,系上牵引绳,刻意错开早晚老人、孩子活动的高峰期,她说:“文明遛狗,不给别人添麻烦。”朴实的语言,从岳秋菊身上,我看到如何做好自己,关照他人。

采访中,一幅幅美好的画面频频出现,我无法一一记录,从这些画面中,我看到了社区居民的“微幸福”,正是这样一个个身边的“微幸福”,绘成小康社会的幸福底色。

总策划 刘立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艳玲 文/图

(责编:焦隆、陈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