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村头飘 涂抹“丰收味”

西固区柳泉镇西坪村文化促脱贫“底色”十足 

2020年09月11日09:15  来源:兰州日报
 
原标题:“墨香”村头飘 涂抹“丰收味”

硕果累累

群众文化碑林

村民的剪纸作品

产业增收群众增富

游客观光玩耍

阡陌田头,芳草鲜美。漫步在西固区柳泉镇西坪村绿色生态园的观光步道上,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水灵灵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脆甜可口的枣压弯了枝头,到处弥漫着丰收的香甜。田地间还有辣子、豇豆、菜花……村民正在花田林地间采摘、除草,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村民热爱书法柳泉镇成书画之乡

陈大万是柳泉镇东坪村一名普通农民,除了务农,他还喜欢书法。见到陈大万时,他正在擦拭碑林上的尘土。“我每天在这里练习书法,也是一种乐趣。”陈大万说,柳泉是远近闻名的文化之乡,曾经流传着这样一段打油诗:"西坪的陈牡丹、东坪的芦虎子、王正孝的草书、陈永安的隶书……"打油诗说的正是柳泉镇各个村落中不同村民擅长的书画项目,而这首打油诗在近年来还在一直不断地增加着长度,因为在柳泉这个地方,全乡热爱书法、绘画已经蔚然成风,尤其是村民对于书法的爱好更是让柳泉这个地方形成了一处属于农民自己的书画之乡,村头也变成了“墨色”。

"我们镇的能人可多呢,个个都爱写爱画,平时大家凑在一起看画评字,气氛特别好。"柳泉镇副镇长牛成霞对记者说道。牛成霞认为,也正是因为人人爱好书法,柳泉镇还建起了一座群众文化碑林,碑林中树立着村民自写自画作品刻成的碑,不但形成了镇中独特的文化景观,更在全市范围内属于开天辟地头一个。

以文化为“底色”发展新型产业

柳泉镇以文化为“底色”,紧紧围绕“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结合镇域具体情况,抢抓机遇、乘势而为,探索谋划了“两线五基地”产业布局,建立了“龙头企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在持续推动黄河风情线、南山路网交通线大融合、大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电子商贸、科技研发、物流运输、环保建材、包装加工为主的新型产业,成立了百合菌菇、瓜果蔬菜和特色养殖等农业专业合作社6家,全镇村级集体经济达到300万元以上。

走进西坪村生态园,丰收的田园,硕果累累。“这里原本是村民的承包地,普普通通的,村民就在这里种常规菜。后来我们在水渠上面进行了路面硬化,盖上盖板,在不影响灌溉的前提下,建成了观光步道,方便村民和游客在田间小游园观光玩耍。”西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少祖介绍说,西坪村的鑫宝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刚开始的30座大棚发展到现在的50座大棚,年产平菇近400余吨,年产值约300万元左右,带动本村剩余劳动力20余人。依托一冰科技孵化园内82家企业自身优势,通过线上平台,将村民种植的食用菌、苹果、高原夏菜等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拓宽销售渠道,年交易额达到600万元,解决周边5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切实促进了产业增收、群众增富。同时利用毗邻城区的地理位置优势,重点培育壮大劳务输转产业,联合专业机构大力开展美容、美发、烹饪、育婴等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大大提升了劳务输转成功率,截至目前,全镇年均实现劳务输转1500人次,年人均增收近1万元,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田间村头飘来丰收的味道。

策划 刘立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董永前 文/图

(责编:焦隆、陈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