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从“三不管”向“一起管”转变

“三社联动”开启小区管理新模式

谯喜龙

2020年11月27日14:36  来源:兰州日报
 
原标题:“三社联动”开启小区管理新模式

“咱们的大门首先要换,很多人都有钥匙,大门敞开无人管理”“小区自行车棚堆积着很多杂物,都变成老鼠窝了。”……今年6月1日上午,安宁区电信局家属院内一场由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社工、居民共同参与的院落议事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这次会议,开启了老旧小区着力打造居民自治小组,探索小区管理新模式,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顽疾,推动社区从“包办”到“共管”的新局面。

居民“点单” 针对问题靶向探讨

万淑琴是电信局家属院的住户,一墙之隔的教育局家属院的一场居民自治小组筹备会议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同样的老旧小区,他们能坐下来商量解决,我们为什么不行?”万淑琴有了这样的想法。

随后,以万淑琴为代表的6位居民向社区提交联名信,详细地说明了小区目前存在的情况,提出组建电信局家属院自治小组的想法。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工在了解了居民诉求后,积极采取行动,建立电信局家属院业主群,开展需求调查。

如何让老旧小区实现有效、周全的管理成为电信局家属院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考虑到小区的实际现状和入户走访了解的居民需求,费家营社区党委和兰州爱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借助费家营社区“自治之花”老旧小区院落改造计划项目开展实施。

在社工、网格员、居民代表的三方努力下,最终在6月16日制定讨论拟订了涵盖居民自治小组、门岗管理、停车管理、环境卫生、文明新风、治安秩序、财务管理等在内的《电信局家属院居民自治公约》,并在微信群、小区内进行了7天的公示,广泛的征集民意、补充完善。

老旧小区从无人管到“自治”

电信局家属院成立居民自治小组后,开始从改变小区环境脏乱差、垃圾堆积、门房无人值守的现状入手,让居民住得舒心、放心、安心、顺心。

万淑琴是自治小组组长,她充分发挥老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组织组员、带领居民打扫院落,清理自行车棚,擦拭楼道、扶手、玻璃,清除了遗留多年的油垢,让居民自治小组真正发挥宣传、动员、策划、讨论、执行、决策等多方面作用。

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无人管理的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小区有了大门,整修了停车棚,修建了树木,居民们又开始在大树下打牌、跳舞……

“过去大家心里都憋着一口气,现在通过我们自治,小区环境改变了,大家心情舒畅了,邻里关系也和谐了。”万淑琴说。

33个品牌覆盖各类人群

2017年以来,兰州市“三社联动”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采取“社工+志愿者”互动的模式,大力发展和培育社区社会组织,通过举办各类公益创投,积极发展社区志愿者,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探索基层社区治理创新。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三社联动”试点工作在实践中逐渐培养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兰州社工”,形成了“三社联动”兰州模式。

近年来,市民政局积极培育了33个覆盖各类人群的品牌服务项目。创建了一批以正宁路社区“党建共享家”为代表的党建服务品牌;以正宁路社区“共享集市”为代表的志愿服务品牌;以古浪路社区“长者金婚”为代表的老年服务品牌;以刘家堡社区“小爱妈妈团”为代表的妇女服务品牌;以东苑社区“阳光儿童乐园”为代表的青少年服务品牌;以东苑社区“阳光助残”为代表的特殊人群服务品牌;以曹家厅社区“社区义集”为代表的社区互助参与及传统文化服务品牌;以《周一见》《社工故事—小爱有约》为代表的宣传服务品牌。营造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为培育积极地好公民、文明的好社会,增加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建设幸福生活、美好社区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社联动 基层治理更有温度

据了解,近三年的历程,市民政局累计投入2100万元,在全市20个社区开展“三社联动”试点。通过党建引领,政府购买,项目化运作,引入专业社工服务,立足社区,辐射街道,为有需求的居民、家庭、社区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累计孵化出200多个来自于社区居民组成的社区社会组织,培养居民骨干189人,培养社区志愿服务骨干567人,持续为163位残疾人、空巢或独居老人提供服务,居民参与人数达到16098人,先后有83名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考取全国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

经过不懈探索和实践,“三社联动”在兰州已经成为建设邻里互助、出入相友、疾病相扶、守望相助的幸福和谐社区的具体抓手;成为探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活力,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回应居民服务需求的有效途径;成为延伸民政工作臂力、创新民政工作机制的重要手段;成为做好群众工作、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

(责编:焦隆、邵兰)

推荐阅读